58岁的昆明铁路局机务段开远检修车间内燃机钳工钟照阳,在中国最早的铁路——米轨工作36年,是米轨铁路发展的见证者。 干了36年专业的他,非常熟悉牵引火车负重前行的各式柴油机。经钟照阳的手,有20000多台次的柴油内燃机被修理好了,吭哧吭哧奔走在滇南的沟壑山间。(中工网2月11日讯 )

看到这条新闻让我们不得不感慨,钟照阳,一位即将要退休的铁路老工人,在米轨铁路上工作了36年,他的青春挥洒在了那两条铁轨上,现在的人们可能会在抗战剧中见过米轨,见过那种绿色的小火车在山间沿着蜿蜒的米轨前行,他也从朝气蓬勃的黑头发小伙到现在的斑白老者,他见证了滇越铁路从繁荣到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见证了铁路机车设备的现代化,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动力机车。他是成千上万铁路人中的一员,是个“小人物”,可是也正是有了这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才撑起了铁路安全的脊梁。

钟照阳的“五个一点”总结出来——“上班早到一点、下班晚走一点、技术多学一点、任务多担一点、条件少讲一点”。那不仅仅是他的事迹,而且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更多铁路人的“五个一点”,也看到了铁路人的不易,五个一点”是铁路人身上普通的,每天都可能做的事,设备在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不停的充电,才能让我们的设备正常运行;在碰到自己利益与集体利益或与旅客利益冲突时,铁路人没有首先想到自己要怎么样保护自己的利益,集体和旅客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也才有了铁路人家属嘴边挂着的,计划没有变化快,有了这句话,才能让旅客安全出行不是空话。

近几年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铁的开通运行更让世人瞩目。现在旅客们一走进火车站候车大厅,马上就有醒目的电子显示屏为你指路,指引旅客需等候的候车室、将要乘车的的站台、车厢号,墙上的数显钟为你提供上车时间,候车环境舒适;重点旅客服务区域母婴候车大厅里设置了游乐园、哺乳室,就餐桌等等人性化的设施,温馨的一角默默地关爱着旅客,客运员还转门送有困难的旅客登上返乡的列车。

“又想马儿跑得快,又不给草吃”,就是有些百姓对铁路的不理解,只是不停的指责、吐槽,却没有给铁路人应有的尊重,对铁路人的默默工作的行为的认可。就像此次高铁在风雪中减速,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了保证高铁能够运行,是多少铁路人,放弃了休息,整夜整夜的在外面,与风雪搏斗,你热乎乎的在高铁上或在候车室里,咱们换位下,你愿意吗?

为了保证旅客们的出行安全,有的铁路人,一辈子在大山里,孤单与一条狗相伴,这些“小人物”实在太多,他们没有特别的事迹,只是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以小见大书写铁路人生路,“小人物”衬出铁路大情怀。(黄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