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2月7日讯 受中东部地区持续雨雪天气影响,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今天京沪、京广、郑西、西宝高铁部分区段继续实行限速运行。其中,京广高铁的定州至武汉段,京沪高铁的保定至德州段,西宝高铁,郑西高铁将限速200公里运行。
初六、初七,正值春节假期的返程高峰,只可惜天公不作美,接连几天的雨雪给这一非常时期的出行又增添了几多烦恼,即便是对于铁路这种“全天候”运行的交通方式来说,也都多多少少地受到了影响。列车限速运行后,必然会导致列车晚点,但是,为了安全,这样的“晚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同于其他运输方式,铁路运输是靠列车行驶在钢轨上实现的,在行驶中,列车的轮缘要紧紧地卡出钢轨两侧,才能防止列车出轨。在短时间降雪量较大时,雪快速在地面沉积,特别是在雪没过钢轨以后,有可能造成地面道岔难以扳动,或者导致列车的出轨,酿成事故。2008年的那场大雪,造成了大半个中国的铁路瘫痪,一部分原因就是积雪造成的,虽然在那以后,很多站场都增加了加热条,但是由于在漫长的区间不可能都布置成本如此高的设备,列车行驶在区间还是需要降低速度来保证安全,因此,这种“非常晚点”也就不可避免了。
可喜的是,在面对大面积列车晚点,大面积旅客滞留的情况下,铁路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一方面派出职工参与除雪打冰,减少降雪对路面设备的影响,保证畅通,另一方面积极疏导滞留旅客,保障车站秩序。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今年的行车组织井然有序,以往车站的一些混乱场面没有出现。
不过,也有一些“额外”的声音,认为既然高铁降了速,就是没有实现乘客的高速乘坐体验,因此票价就要进行一定量的折扣,或者提供一些补偿。甚至还有一些“专家”应声附和,认为是争取“个人利益”的进步体现。笔者在此倒是有几点疑问。首先,造成列车大面积晚点的根本原因是天气,为何要将不可抗力的原因归咎于铁路部门?其次,面对恶劣天气,为了保障高铁安全畅通,铁路已经投入非同以往的人力、物力来进行保障,如果要求公平,是不是这部分的投入需要计算到票价当中?第三,如果铁路部门开放限速,按照正常情况下的速度行驶,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责任谁来担当?还谈什么“个人利益”?
因此,笔者认为,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旅客们还请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抱怨,毕竟,再大的个人利益,还是要以安全作为前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