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运,火车票依然是“一票难求”,铁路依然是大家关注的热点。
对于铁路,人们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铁路长期客运票价偏低,而且安全系数高,对于长途回家的旅客而言,无疑是第一选择。恨,是因为春运期间,铁路火车票确实不好买,抢到火车票,足可以让一个人高兴好几天。知道春节放假了,都要回家过年,一路上人肯定多。然而,于许多旅客而言,可谓痛并快乐着——即便是车票票再难买,路上人再多,也要回家。
为何春运连年“一票难求”,为何铁路破解“一票难求”没有时间表?对这些问题,无论是业界、新闻媒体还是广大旅客,都有自己的见解,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铁路运力不足说。一类是铁路市场不足说。
依笔者看,春运牵涉社会方方面面,关系亿万旅客,其形成有长期的历时原因,有铁路极限运输能力不足原因,也有我国公路及民航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有我国集中出行制度安排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等长期经济发展积累问题的反映。
铁路建设速度已经在加快,但不可能大跃进;我国春节民俗千年形成,更不可改变;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需要循序渐进……单独依靠铁路等任何一个行业,单独依靠一项政策的改变,春运问题都不可能解决。解决春运问题,我们需要有更宽广的视野,更加有力的举措。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建议中央政府出台旨在根本解决春运问题的顶层设计方案,从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极限运输能力;调整公众节假日休假制度安排;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
其次,要注重改革创新。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依靠改革创新,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业大发展。一方面,要积极推进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行业市场化、企业化改革,依靠改革内生动力、促进发展。另一方面,要推进财政金融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益性运价的补偿力度。
第三,要改进新闻引导。一方面,要引导人们放弃传统观念,在工作地就地过年,在非节日时间探亲访友。另一方面,要加强新闻行业自律,引导新闻媒体公正、客观、准确报道春运,把着力点放在更好帮助旅客出行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