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中国农历大年初四,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纳斯达克大屏上,一列中国造CRH380A高铁列车精彩亮相,在这个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地方展示中国高端装备的最新形象。(新华网 2月4日)

细算起来,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中国高铁从无到有,先后经历了从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自主创新、再到成熟等一系列艰难的成长过程。近些年,中国高铁这个新生力量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吸引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再加上去年中国首次将高铁纳入外交战略之后,高铁悄然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一张新鲜名片,备受世界瞩目。前些日,中国高铁在纽约时报广场亮相,不仅是中国高铁走向国际化的形象展示,更是国际社会对中国高铁认可的具体表现。

中国铁路从一个过去相对落后的发展状况跻身到当前的世界领军水平,其先后经历了数代铁路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发展的背后汇聚的是无数国人的辛劳和汗水,凝集的是无数科技骨干的智慧和希望。不负众望的是,从当前中国铁路总体规模来看,无论是总运营里程,还是技术装备,均已走到世界前列。截至2013年底,中国普通铁路运营里程成功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先进的技术,一流的水平为中国高铁走出国门,亮剑国际市场迎来了先机。对中国来讲,拥有成套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高铁,无疑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一大亮点。就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与中东欧、东南亚等国领导人达成了高铁合作意愿,迈出了中国高铁走向国际市场关键性一步。另据中国南车消息: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与其就高铁合作进行了接触,其中有20多个国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沟通,更是为中国高铁打入世界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国高铁除了在国内大力发展之外,走出国门,拉动世界经济产业链条实现互惠双赢将是中国高铁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难发现,高铁将是未来世界交通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倾斜点,先进的高铁路网,领先的高铁科技水平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指出,在全社会货运量中,铁路运输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社会物流成本212亿元,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经济账。而高铁在运输上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其高效、快捷的运输特点无疑成为带动区域经济贸易往来,盘活经济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

中国高铁亮相国际市场,将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真正意义上中国自助创新科技输出的一个重要标识;中国高铁迈向国际舞台,除了带动更多的创造和制造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外,对推动全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当然,对于刚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中国高铁而言,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环境的更迭都将是其面临的现实。中国高铁要具备国际核心竞争力,必须实现产业升级,以当前拥有的核心技术优势打开国际市场空间,赢取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是中国高铁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