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新闻上看到一则名为绿皮车上的春运慢生活的新闻,与日前春运的快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我们的儿时记忆里的旅客列车全是绿皮车,不光皮是绿的,连里面的座椅也是绿色的,绿色代表着环保,代表着希望,正好为当今的空气质量注入了一丝正能量。

可是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今天,绿皮车,似乎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更新换代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可是为什么在大兴高铁的当今还能允许绿皮车的存在?经过笔者了解发现,现在的中国还有很多地方的铁路建在了一些较偏远的山里,沿途都是一些不大不小的车站,由于居住及工作在这些地方的人们也很多,再加上有些地方公路不方便以及汽车安全性和票价的诸多因素,绿皮车的确有他存在的必要。

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改革与升级,在这个高铁横行的时代,铁路的绿皮车还是老样子吗?没有空调,没有舒适的座椅,车上还是烧煤的茶炉……答案是肯定的。一切都没有改变,包括只要10块钱就可以进行200公里左右的旅行。这是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铁路部门给老百姓最大的实惠了。

可是在如今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的同时,铁路的绿皮车能否也进行一些必要的升级,比如加装空调,自动热水器这些可以大幅改善旅客舒适度的硬件。虽然这样会对铁路部门的车票收入带来影响,但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相信人们还是会愿意为了乘车的卫生舒适而买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