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提起春运,相许很多人会和我一样,还很难把七八十年代绿皮车记忆与之完全分割开来,它很难被称为是一段美好的回忆,虽然你可能觉得难忘。它是一段出行或归乡的开始,也是中国版的“在路上”。它难以复制,但它也无法被删除。
如今,直快、特快列车,“子弹头”式的动车、高铁、城际列车,早已是中国铁路春运的主力军,由于外出劳务人员、学生等探亲、返乡潮的高涨(预计2014年的春运客流量为36亿人次),虽然一票难求的供需矛盾还依然存在,虽然在一些偏远、铁路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还可能开行着为数不多的绿皮车,但当下的春运记忆与几十年前的绿皮车记忆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铁路的发展,为了方便旅客出行,铁路部门一直在做出了大量的不懈努力,从软件和硬件等多个方面不断修改制定了多项举措。如:加挂车厢、增开临客,满足更多人乘车的需求;利用媒体,通过广播、网站、微博等多种媒体平台,向旅客传递各种春运资讯,引导旅客有序出行;增设代售点、开放售票窗口以及搭建临时候车大棚,缓解车站候车压力;增设意见箱、增加客服席位,聆听旅客的声音,改进自己的不足……
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铁路更是利用互联网开设12306网站、官方微博、微视等平台,为旅客大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比如,自2014年春运首日起,郑州铁路局官方微博就开设了“主人,你在哪里?”的专栏,为那些粗心大意的旅客遗失在候车厅、火车上的物品通过发布图文并茂的微视、微博信息,及时联系到失主。
时值2014年春运大幕开启,铁路部门对自己更高要求,对社会作出的服务承诺,让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如果说,确保“安全出行”是让旅客走得了;“方便出行”是让旅客走得好。那么“温馨出行”就是要让旅客走得舒服。
在确保安全和便利的前提下,温馨就相当于铁路部门的特色服务。铁路部门运用微视、微博等平台,无疑是营造温馨的一种深受大众喜欢和接受的形式。相信,通过这样一种暖心行为,通过传递正能量的“微力量”,一定能更好的架起铁路服务旅客、与旅客沟通的桥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