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首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的陪同下视察了北京火车站,候车旅客刘秀艳回答:“今年车票不难买”。估计此报道出来,很多网友会有不同看法:“这个刘大妈聪明,在国家领导人面前会说话”、“这个刘大妈睁眼说瞎话,火车票那么难买居然说不难”等。
确实是这样,多年来“火车票一票难求”的印象已深深刻在了老百姓的脑海里,要想一下子改变看法和观点,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这犹如一个劣迹斑斑的小偷,即使已金盆洗手改邪归正,也难免时而遭到旁人的冷嘲热讽甚至冷落、制压、攻击。铁路每逢春运,票的问题始终是“头疼”的问题,就算是在铁路部门上班的“铁哥们”,也患上了“谈票色变”的毛病,经常遭到亲戚朋友的数落:“还说在铁路上班,关键时刻连张票都买不到,真丢人。”
其实,近年来,铁路部门清楚地看到了“春运一票难求”的祸根、问题产生的根源,同时也在不断地积极解决问题,想方设法让旅客在购票、进站、乘车、旅途过程中如何感受顺畅、舒服、愉快,从而做到不折腾。从大型企业订购团体票、送票上门服务,解决大部分外出劳务工的“一票难求”问题,到科学管理中的春运加开临时列车、增加票额、网络购票、电话订票、流动售取票,特别是在今年的春运,大部分票额撒向公共网,让广大群众足部出户自由在网上方便购票,电话订票还出台了送票上门专项服务,提出了“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春运目标,全力以赴保证旅客的出行安全。
那么,为什么仍然有老百姓怨声载道买不到票?笔者认为:一是普遍不熟悉网络、电话订购票程序的操作;二是没有准确掌握网络、电话订购票的时间点;三是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在出行前“捡漏”,结果造成票已售完,无法按期出行;四是心存误区,认为自己认识有在铁路上班的朋友,不着急,打个电话朋友会帮忙解决,殊不知“铁哥们”也是在网络、电话上订购票,最终造成铁路春运“人难讲、票难买”的坏印象。
当然,正如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胡亚东所说,铁路“一票难求”现无时间表,为什么不敢“打包票”?那是因为铁路不能“包打天下”,全国春运迂回流动人口30多亿,这个庞大的工程谁又敢“口出狂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