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铁路里程突破10万公里,伴随着里程的增长是资金的大量投入。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了4.5万亿元。一方面,高投资为铁路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高投资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负债。
近来,关于铁路改革的评论是蜂拥而至,是好?是坏?我们首先必须明了的一点是,看待铁路改革,不能数着手指去算账,更不能用短浅的目光去衡量一时的得失,而要将目光放长远一些,高瞻远瞩,俗话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应该用发展的思想去评断铁路改革这个的命题。
铁路对于民生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不用多说,说起铁路是国家发展的主航道也有过之而无不及。看待铁路改革,一不能“近视眼”,二不能钻“牛角尖”,三是要学会算大账。比如,30年前,中国铁路营业里程5万多公里,从业人数400多万。现在营业里程超过10万公里——增长了近一倍,人员也裁至200多万——减少了一多半。而运输效率更是增长了数倍,不谈这些无趣的数字,简而言之,中国铁路以地球上7%左右的铁路,运着25%的货物和18%的旅客,综合运输效率稳居世界第一。这些都是不容我们否认的事实,在评价铁路系统的时候,我们必须放平心态,指出错误是为了铁路系统更好的发展,然而这不等于可以去妄加评论,没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眼光,何以评论是非?
看待铁路改革,我们不只能看到它那巨额的债务,而看不到这些负债带来的效益与实惠。其实,不仅我国铁路存在高额负债问题,外国铁路也是如此。目前法国铁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靠政府补贴生存。目前唯一可以借鉴盈利的仅有日本东京到大阪的500公里新干线,但是日本除了东京新干线,在此后几年中建设的其他高铁,都是亏损的,这种亏损模式持续了20多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债务才停止增加,当时欠债金额已达3500亿美元,占GDP的7%。
其实说到底,我们真的不用太追究这些高额投资带来的负债,更不能将它作为铁路无能的衡量标准。铁路方面也在努力改进,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为什么对我们自己国家的铁路,我们不能多几分理解和宽待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