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人们所期盼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也随着春运大幕的展开而越来越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因归家之途的不易尤为凸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火车站、机场、汽车站,处处都是一副热火朝天、人山人海的景象,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些许喧闹与吵杂。春运是中国特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国人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也就促成了“人类史上大迁徙”的奇观。

因为今年的春运是铁路部门改制以来第一个春运,故而格外引人注目,“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是今年铁路部门提出的三个出行春运工作目标。三个出行寥寥数字,其背后所蕴含的是铁路部门转变的努力。

期间有这么一条微博:“春运期间,为更好发挥‘玉都亲情服务台’作用,南阳车站将针对自主出行困难、行动不便的60周岁以上老人、独自带婴幼儿出行的旅客、重伤病旅客、残疾旅客、孕妇等提供进站、候车、上车、出站的微博预约免费助行服务。”

这只是铁路春运中一项不算起眼的便民措施,不惊天,不动地。微博,作为网络媒介与铁路兼容串联,在铁路网络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面对春运中汹涌的人潮,铁路工作人员考虑对重点旅客可能有所疏漏,推出的微博助行春运预约服务,不正是利用网络查找侧重点,做到未雨绸缪,有的放矢。微博服务只是整体铁路网络服务中的一项而已,当完善的网络服务让春运中的旅客享受到贴心的时候,铁路的“人民铁路为人民”便不是一句停留在口头的话语。

互联网时代,网络作为人们密不可分汲取信息的途径,更是与之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铁路没有固步自封,逐步推出众多网络服务。例如,网络购票、电话购票、手机12306客户端、网络受理货运服务、微博咨询、微信平台等等,一系列网络服务旨在便民、惠民。小小的微博助力春运,让铁路部门网络服务更加完善,旅客与“铁老大”之间沟通越来越宽敞,越来越多渠道。

铁路部门自改制以来,每一个举措的背后,都是铁路部门走向市场,更接地气的一种诠释。也正是这一系列的转变,让我们的旅途在不知不觉中“径行直遂”,也让“铁老大”这个词也不知不觉从贬转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