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表现超常。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早点听到你成功的消息。”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

笔者认为,“罗森塔尔效应”应用在安全管理中也是相得益彰,罗森塔尔随机抽取的这18名学生,他事先并不知道他们天赋如何?不清楚他们学习成绩高低,仅仅凭借校长对他本人无比的信任和对此话的深信不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谈心也好、培养也罢,让这18名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涯充满信心,让这18名学生内心中充分感觉到学校等对自己的重视和期望,从而自发的去学习、去创造、去拼搏,这样就能发挥出十二分的潜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安全管理中,管理层交办某一项任务给下属的时候,如果表现出不信任或者干脆事事亲为,又或是千叮咛、万嘱咐,那么对于执行者来说,很有可能出现逆反心理,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质疑,心理上退缩、行动上畏惧,自己能力得不到充分展示和发挥,而管理层又过多的干涉执行者的工作,直接造成管理层越干越累,执行者越干越没劲,工作绩效进展缓慢甚至于“事倍功半”的被动局面。

如果反过来,作为管理层,安排一项工作之前,无论是出于锻炼下属,还是单纯布置工作的目的,都灵活的去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给执行者以信心、以希望,再加上物质上的奖罚机制激励,让每名执行者前进有方向、工作有动力,感觉到信心百倍、干劲十足,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酣畅淋漓”的去工作,最大程度的激发执行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管理层只需要把好“舵”,控制好方向,适当加以点拨,掌握好各个环节的连贯,组织好各个部门的配合,把每一名执行者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这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安全高效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