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为基础的交通运输方式,同时由于铁路安全、快捷、准时、低价的特点也广受社会各界的青睐,虽然现今中国经济已经得到了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铁路仍旧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绝对主力。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铁路长久以来一直受到计划经济的制约,其经营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约束,长期僵化的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直接造成了铁路部门经营业绩不断下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航空、公路、水运、管道等原有的以及新兴的运输方式不断蚕食着原本属于铁路部门的市场份额,使铁路这一在运输行业中一直以“铁老大”自居的龙头失去了原有的众多优越感,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面对不断减少的运输市场份额,铁路部门痛定思痛,不断在失败中寻找原因,从教训中查找问题,并力求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重新赢得旅客、货主的回归,找回属于自己的市场。2013年3月,铁路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这次的改革不同以往,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改革,铁道部撤销,成立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一项项举措都向全社会彰显着铁路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铁路体制改革开始后,最让人担心的运价上涨没有出现,反倒是铁路部门对货运营销组织的根本性变革让人们眼前一亮。简化办理流程,整合相关收费,提供上门服务,开行特色运输专列,一系列的改变让一条龙服务、一个部门管理、一个窗口办理成为了现实,铁路部门“简便受理、随办随到、规范收费、热情服务”的承诺也落到了实处。再加上铁路客运的淡季票价打折,增加火车票购票途径,以及不断投入运营的高铁线路和高速列车,种种举措不但推进了铁路体制改革,更是让旅客们感受到了更为方便的购票方式,更为舒适的乘车体验,让货主们享受到了更加低廉的运价和更加便捷、热情的服务,一时间,铁路体制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而不断更新的数据更是铁路改革成效初显的有力佐证。

铁路改革,必将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因为这关系到全国最大的交通运输网,关系到全国13亿人民的切身利益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还会存在众多的问题和不足,这就需要铁路部门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从旅客、货主以及社会大众的需要出发,从让更多的人满意的角度出发,同时借鉴同行业乃至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继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脚踏实地的进行改正,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内涵和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再次赢得市场的青睐,才能让“铁老大”的称呼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