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铁路部门推出的车票新政策,群众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火车票将能够实现全国通退通签,为旅客异地退票和改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忧的是以后退票将可能面临更多的手续费。对比来看,后者的便民性争议较大。在笔者看来,这两项政策都是为了给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只不过前者更具现实性,后者则更具长远性。
车票全国通退通签将带来的便利自然一目了然。按照以往的规定,旅客退票或改签只能在购票站或者票面始发站办理,可是对于那些因为某些原因而身处第三地的旅客而言,要想退票或者改签就必须返回上述两地的其中一地进行办理,这样就给旅客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充分照顾到这类旅客的需要,为其异地退票或改签退供了应有的便利。
然而,对于梯次退票方案,大多数人表示不理解。性质上都是退票,为什么手续费有多有少呢?甚至有人怀疑梯次退票有变相收取高额手续费的嫌疑。对此,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回顾一下最近几年关于退票手续费变更的消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退票手续费一直稳定在20%,直到2011年9月25日,才推出新的标准,退票手续费由原来的20%下调至5%,当时赢得了众多赞许。由此可见,车票政策的改革是朝更加惠民便民的方向靠近的。对于梯次退票的新政策,笔者认为绝不是铁路部门无中生有、闭门造车的决定。
在过去的2012年春运期间,有两条新闻格外引人注目。一条为“1天点击15.1亿次!1小时最高售30万张票!5分钟热门车票抢购一空。(新华网北京1月16日电)”另一条则为“铁道部运输局提供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前3天,全国铁路日均接受退票46万张。(人民网1月28日电)”两条新闻前后所隔时间大概为一个车票预售期。也就是说,随着车票预售期的延长,旅客退票的比例也随之增长,这与铁路部门延长车票预售期的便民利民初衷是相悖的。究其原因,多数人认为是由于过于提前购票,计划赶不上变化,导致最后推迟出行计划而不得不退票,还有一部分人一人购得多票,最后为了选择最理想的车票而退掉其他已购车票。这些被退掉的车票一部分又再次被其他购票者购得,一部分则因为距发车时间太近而不能及时被重新购买,造成了运力的浪费。铁路部门梯次退票的车票新政从长远来看,潜在的提醒了有可能退票的旅客尽快做出决定,尽早退票,从而为其他未购得车票的旅客留下购买“回炉票”的时间,充分把运力运用起来,让更多人享有出行的机会。从这点来看,梯次退票方案仍不失为一项有利民众的好政策。
铁路运输作为陆路运输的巨头之一,同时面临着公路和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竞争,随着铁路市场化改革步伐的推进,铁路服务定会向更好更积极的方向发展。任何新政策的出台都面临着市场的考验,用进废退,良好的新政策必定会得到民众的肯定,从而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