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同时,进入四季度,也是各行各业回顾成绩、盘点得失的时段。在这个2013年,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就是铁路系统的巨大变革。如今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入市”的铁路还好吗?不负众望的事实是,在前3个季度里,铁路客货两个市场都业绩喜人——据统计,前三季度,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累计完成29169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284万吨;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累计完成159945万人,同比增加15862万人。

广大老百姓有目共睹,有切身体会的是,铁老大确实变化大!说“入市”,是实打实,改变看得见,效果很明显,以前诟病多年没有改变的弊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举措,如今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咱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次第生长、拔节,一项项便民利民措施随着改革春风的吹动,在广袤的国土上热烈地绽放。

火车票走出“象牙塔”。曾几何时,火车票是花钱也难买到,需要托关系、找黄牛,抑或寒冬腊月露天裏着棉被连夜排长龙才可能“求”到的“紧俏商品”。现如今,随着实名制的推行,“黄牛”基本绝迹,“购票长龙”消失。更让人又惊奇又欢喜的是:火车票身段越来越低,她走出了火车站售票窗,融入网络,让5亿多网民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轻松购票,她走进了越开越多的火车票代售点,走进了儿童医院走进了东盟博览会展区,更走进了老百姓家门口的超市,走进了小商品博览会……米面油盐、洗衣粉、纸巾等等都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品,很幸福,现如今这些必需品我们都随时可以轻松获取。这就是改革开放、市场繁荣带来的红利。而且,越来越频繁的打折促销信息也让火车票真正像市场里随行就市的商品。六次大提速、动车组高铁的运营、诸多新支线的建成通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运力不足的压力,兼之接连推出的电话订票、网上订票、全国通购通取、通退通签等举措让“一票难求”得到有效解决。铁路的微笑服务、“三心”服务、“两满意”活动等创先争优的举措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温馨的亲情服务。如果火车票这一人民大众普遍需求的出行产品能像日用品一样方便购买,那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就会明显升高,相信随着铁路市场化的程度加深,这一天将指日可待。

“四句承诺”荡涤铁路货运旧机制。6月15日实施货运组织改革,铁总努力践行“简便受理、随到随办、规范收费、热情服务”的承诺,为客户提供更直接、更贴心、更快捷的市场化服务。货主们不仅可以在12306网站上轻点鼠标就可以获得铁路货运服务人员的上门服务,据10月24日人民网消息称:现在“发短信要车皮”,已成为物流新时尚。大批用手机与铁路12306客户服务网站办理货运业务的客户们,凭来自铁路回复的短信,轻松、快捷地“搞掂”车皮和物流适时动态,客户们十分叫好。在这些适应市场化的变化中,铁路初步实现了双赢:使人民得到更多实惠,使自身获得最大效益。更有崭露头角的“高铁快递”,给物流市场注入了新鲜动力,让民众有了更多的选择,享受到货比三家带来的高性价比的物流服务。

改制后的铁总是独立的企业,在改制后的这半年多时间里,她用破釜沉舟、壮士断腕的巨大勇力,革除长期蓄积的计划体制弊病,以极大诚意和热情投身市场大潮,将“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和“两满意”落到实处,推出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进措施,让国家政府看到了她自强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也广大民众认可了她真心实意的付出和努力。铁路改革方向正确,步伐稳健,是国家之愿,人民之福。盼铁路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让国民经济大动脉永远强有力地搏动,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源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