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借助渝新欧铁路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际货运通道,积极搭建国际经贸合作平台,不仅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活跃因子,也为自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0月14日人民网)
古代,东起长安、西至罗马的古丝绸之路曾是联通亚欧的经济大动脉,一路使节、商队川流不息。如今,它虽然依旧连接着活跃的亚太和发达的欧洲,但却由于种种原因而停滞不前。为了重振这条古路,带动中国与沿途国家的经贸与交流,今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就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而今渝新欧铁路的不断发展正将这一构想变为现实。
渝新欧铁路不仅重新打通了阻滞多年的亚欧内陆经济动脉,而且逐步实现与中亚和欧洲各国从交通、贸易直至投资、旅游的互联互通,互利互惠。
开创“丝绸之路”新格局。长久以来,中国出口欧洲主要是依靠“海上丝绸之路”,中西部内陆企业产品到达欧洲只能选择依靠铁海,江海联运。渝新欧铁路打破了以往“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格局,由中国传统以东部沿海城市为重点的对外贸易,转变为中国内陆城市直接发往欧洲腹地,实现“内陆”向“前沿”的转变。同时中西部的重庆也成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桥头堡,内陆铁路口岸城市,吸引更多的国际物流巨头落户重庆,提升渝新欧的增值潜力。
凭借自身优势打造新商机。渝新欧铁路具备着海洋运输无法比拟的长距离、快捷、安全、低廉的竞争优势。据了解,渝新欧铁路全程11000公里,运行16天比江海联运时间节约20-40天;随着回程铁路组织不断完善,箱公里运价有望从0.7美元/公里降低到0.6美元/公里,在运输费用上与海运不相上下,再加上渝新欧铁路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线放行的便捷通关模式,让渝新欧凭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力,无疑会吸引着中国西部企业产品发货欧洲,甚至激发东盟、日本,韩国借道兴趣。
加深中国与铁路沿线国家的新合作。欧洲和中亚国家也看到渝新欧蕴含的商机,不断挖掘可能带来的贸易潜力,以德国的汽车、机械,波兰的航空零件等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国。今年6月重庆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十六国地方领导人会议”上,各国对渝新欧铁路对于加大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货物贸易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此外,从经贸联系中还蕴含着旅游潜力,以渝新欧纽带为契机,让更多的游客乘坐火车,品味亚欧沿线的风土人情,从而推动沿线城镇发展。
总之,在当前铁路货运改革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大局势下,渝新欧铁路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面貌,实现亚欧共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