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火车票实名制后,“收票族”捡废弃火车票转卖,每张赚15元,媒体质疑是否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对此,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10月7日表示,火车票二维码已经于2012年加密,旅客的个人信息不会通过二维码被泄露。

据了解,实行火车票实名制后,票面上加印二维码主要是为了防伪。并且对二维码进行了加密,只有铁路系统内部的设备才能解码,读出其中的信息。二维码有更大的信息容量,还便于机读,也能较好防伪,可将造假票者有效拒之门外,维护广大旅客的正当权益。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然进入信息时代。在尽情享受足不出户体验世界的好处的同时,你可能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局面:从你拿到房子钥匙开始,每天遭受装修公司短信和电话的骚扰;当你准备参加某个考试时,相关考试的培训信息立马铺天盖地袭来;和心爱的另一半准备结婚了,众多婚纱店的信息突然蜂拥而至……公众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从房产中介、银行、保险、医院、到网站和电信部门等等,“泄密”行为无所不在。泄密,似乎更多地存在于电影电视剧等虚拟世界的语汇,日渐侵袭着普通大众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泄秘事件频发,不外乎受利益的驱动,不法分子有利可图且违法成本低,同时个人保密意识薄弱,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笔者认为,打击泄秘行为,保护个人隐私,需要构筑强大的防火墙,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个人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法律。在欧盟和加拿大,还设有数据保护监督专员和隐私专员办公室,专门负责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而在我国,虽然刑法已将泄露个人信息入罪,民法通则也有关于个人隐私的条例,但这些条例零散而抽象,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现行法律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方面,没有具体、详细的规定和技术措施。因此,保护个人信息的立法进程更应该加快,作为“治本之策”,就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并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有了严密的法网的保护,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大大增加,相应地,泄秘行为就会大大减少。

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当为保护个人信息做出努力,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就火车票二维码问题来说,铁路部门对其进行加密,及时保障了旅客个人权益。不过,铁路部门应当密切关注相关的动态,并根据情况及时加以应对,对个人信息形成更好的保护。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个人的疏忽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譬如,尽管火车票二维码不会泄露个人信息,旅客仍需妥善处理废旧火车票,车票上印有姓名和不完整身份证号码等显性信息,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最好不要随便丢弃。将车票二维码区域撕掉或涂抹干净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能有效防止信息的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