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购票 请把车票让给有需要的旅客

对于很多人来说,十一黄金周是外出旅行或回家探亲的好时机。大家在选择交通工具的时候,大多首选安全、廉价的火车出行。近年来多条高铁线路的开通,更是增加了铁路运输的客流量。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目前的铁路运力还不能够较好的满足老百姓的旅行需要。这就造成了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各条铁路线都人满为患的情况。

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若大家都能诚信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或许我们的旅途就仅仅只是“拥”还不至于“堵”,大家都能顺利的到达目的地。但是如果我们在旅途中有不文明甚至违章违法的行为,就将影响到成千上万的旅客了出行了。

最近,笔者在浏览各大网站时发现,许多人在网络购买火车票后,不换取纸质车票,最终导致很多车票被“浪费”。对于这种“浪费”现象,笔者在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对购票不换取的行为感到十分不解。仔细分析,笔者发现购票不换取也分多种情况。

故意而为,网络购票他们不“想”换票

故意购票而不换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大家都深恶痛绝的“黄牛党”。随着科技进步,电脑网络不断普及,“黄牛党”也逐步网络化。他们利用所谓的“抢票插件”在网上大量购买倒卖火车票。部分倒卖不出去的车票自然不会有人去换取了。

另一种故意购票而不换的人,俗称“占坑族”。这类人喜欢多次、多日重复购票。他们用这种不文明、不道德有悖于诚信的行为,来为自己的旅程加上“保险”。事实上,他们只需要一张车票,最终多出来的票就被“浪费”了。

惩罚力度不够,是这两种人“屡教不改”的主要原因。一些“占坑族”在网上就公开表示过,花20%退票费买个“保险”值得。而“黄牛党”更加无所谓,他们直接把退票费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对于上述情况,在提倡大家不要购买“黄牛票”,自觉遵守网络购票规则的同时。笔者建议,铁路部门应当结合实际创新办法来加强管理。比如,建立购票“黑名单”、与个人信用挂钩、加强惩罚力度等措施,规范网络购票。

不熟规章,网络购票他们不“会”换票

网络上,一些不熟悉换票办法的网友存在着这样的误解。他们认为,网络购票虽给大家带来了便捷,但是换取纸质车票的过程却很不方便。在某网站论坛上一位苏州市网友就抱怨的说“火车站窗口前购票‘长龙’和换票‘长龙’叠加在一起,排队换票真是太辛苦了。”

事实上,存在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大家没有完全了解换票程序。

首先,换票时间充足、灵活。按照规定,网络购票成功支付后,带上相关有效证件就可以立刻去换取纸质车票了。目前网络上可以提前20天购票,也就是说大家在成功购票后的20天时间里,随时都可以去换取纸质车票。合理安排时间,选择人少的时间段去换票,这样一点也不辛苦。

其次,换票地点多,覆盖面广。并不是只有火车站售票窗才能换取纸质车票,在车站自动售票机、铁路客票代售点都可以换票。笔者认为,在火车票代售点换票取票更加方便快捷。因为,火车票代售点有地点多、覆盖面广的优势。以南宁铁路局为例,目前,南宁铁路局共有187个代售点,覆盖44个县市。(详见,人民网:《南宁铁路局设187个火车票代售点方便群众购票出行》)大家完全可以就近或是选择较“冷”的代售点取票,这样就能避免舟车劳顿或排长队的辛苦。

网络购票为大家带来了方便,但请别用“方便”霸占公共资源。如果您购买了多余的车票,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尽早的将它退掉。或许您轻轻的点击一下鼠标,就能让另一个思乡之人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