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列车臭虫事件在一日之内便被炒得沸沸扬扬,一时间许多网站的头条、小窗,搜索引擎的关键字,处处可见,感觉臭虫已经退隐江湖许多年,没想到一登场就如此撼动。是真热还是虚热?在不算是谣言的言论迅速传播之际,我们更应该理性思考与正确看待这个所谓的臭虫“大事件”。

从臭虫本身来看,现在正逢夏秋交替,气温尚高,臭虫正处于繁衍交配季节。臭虫在“害虫界”还处于一个“未列入害虫名单”的位置,倒是被硬生生推向了风口浪尖。现在臭虫的来源尚未知晓,是一直寄居在列车上还是旅客携带上车的行李带来的呢?不是说让我们不去介意臭虫的出现,而是最起码的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臭虫的出现。

从铁路来看,根据客规,所有铁路列车卧具全部实行一客一换制度,每个车次终点到站后,使用过的所有卧具会立即收回洗涤厂进行洗涤消毒;不仅如此,客规还要求车内卫生窗明地净无死角,厕所无异味。在每次坐火车出行之时是可以看到铁路部门的卫生控制与列车保洁工作的,更何况还有灭鼠、蟑等虫媒生物的“双灭”工作,定期的虫媒生物监督、监测工作,我们不能因为几只臭虫就把铁路部门在这方面的努力全部忽视掉,这是不公平的。

理性看待“臭虫事件”,延伸思考以下问题:首先,铁路部门确实应该在现有的监督检测、卫生控制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消除纰漏,给列车架好“防空洞”,给旅客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其次,既然警示灯已经亮了起来,旅客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提高对臭虫的关注度,经常对床上用品进行热水浸烫,使用专门的臭虫杀虫剂对卫生死角进行喷洒,;最后,舆论面前,事实说话,不做盲目跟从的“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