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题为《高铁改变中国》一文,称“毫无疑问,高铁已经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了中国”,并指出中国的高铁系统已经成了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成功故事。报道援引经济学家和运输专家们的话说,高铁是推动中国经济在其他新兴经济体增长停滞不前之际继续增长的原因之一。

反观5年前,《纽约时报》在其2009年12月刊发的《中国经济是否会脱轨》一文中,称中国耗资2万亿元人民币的高铁网节省的时间未必值这么高的造价,也许还会拖累经济。

美媒从质疑到改口称赞,中国高铁发展有目共睹。2008年8月1日,国内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铁京津城际开通,接着石太、温福、武广、郑西、沪杭以及京广高铁也实现了全线通车,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达9356公里。今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向莆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0463公里,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45%,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高铁运营里程的增加,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每天数千列高铁穿行神州大地,运送逾150万名旅客往来东西南北,使铁路旅行时间普遍缩短了一半以上。时至今日,全国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已突破15亿人次,动车组旅客发送量占全国铁路旅客发送总量的占比已由2007年的不足5%增长到目前的近27%。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高铁里程将达1.8万公里左右,包括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速铁路1.13万公里,时速300—350公里的高速铁路0.67万公里,基本覆盖我国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高铁已经成为了我国交通运输的生力军!

高速铁路的持续发展和壮大,老百姓的态度也同样发生着变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适应,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高铁的发展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对于越来越多人来说,高铁让快行漫游的旅行方式和两城一家的工作得以实现,便捷的高速铁路让空间距离不再是掣肘人们出行的首要难题。

不到6年,中国高铁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重大跨越,中国高铁走出了令全世界惊叹、艳羡的“中国模式”。正如国际铁路联盟总干事长卢比努所说:“中国高铁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最高端的技术,同时也保证了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这是极其不容易的事情。”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的交通格局,也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深刻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引领中国跨入一个全新的高铁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