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昌火车站方面消息,据悉,截至9月25日10时,互联网已售出的9月30日火车票已取1.48万张,未取4.91万张;10月1日火车票已取1.17万张,未取4.75万张,取票的旅客不多。

另外,自9月1日起,铁路部门已经实施递次退票方案:票面乘车站开车前48小时以上的,退票时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开车前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10%的退票费;开车前不足24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20%退票费。(南昌晚报)

随着十一黄金周的到来,又一波出行的运输高峰带给铁路部门,经管各大铁路局都增派了临客方便旅客出行,可是在售票窗口任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有媒体甚至称“国庆长假买票之难堪比春运”,一边是网络订票率居高,取票率低;一边是各地火车票售罄,如此尴尬的局面,该如何看待?

近年来,中国铁路公司(原铁道部)想尽各种办法解决百姓购票的问题,2012年1月1日施行网络订票,施行实名制订票,2013年9月1日施行抵次退票方案,可谓是跟着时代的步伐,方便老百姓购票,可是到头来呢?每当火车票高峰期,12306网络订票网站卡住,各种抢票软件大肆横行,再加上现如今的订票不取,出现这样的局面,让铁路部门如何去见招拆招?笔者明白,每人都有一个plan B 的备用计划,但是当你为了你的B计划、C计划去囤积火车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他的旅客?或许,最终你在列车开车前的最后1分钟退掉了火车票,20%的退票费对你而言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其他没有票回家的旅客而言,即便是一张无座的火车票,只要能让他们与家中亲人团聚,都是值得的。

铁路部门大力实施新方案是为了便民出行的,但是若旅客本身不能正确的把握好这个度,那么无论铁路部门采取怎么样的便民措施都无从解决,所以,这些办法,到底是便民还是害民,都是由旅客自己说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