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天灾不少,但是事在人为,往往在天灾降临的时候就是人们各种情感流露的时候。

2012年7月,北京61年来的最强降雨还历历在目,那个时候北京铁路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行临时旅客列车6对,疏导游客12000余人;2013年9月,新疆的大风、在广东沿海登陆的强台风等恶劣天气又来干扰铁路正常的运输组织秩序,铁路部门再次启动应急响应,从容应对,确保了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破坏力极强,势必也会对高铁、动车组及普通旅客列车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影响,这个时候,最难能可贵的莫过于工作人员一张张和蔼可亲的脸和一碗碗热腾腾的食物来的实在。往往在天灾来临的时候,旅客迫切需要的不是紧张到变形的脸,不是“大家不要惊慌”等诸如此类的应付,不是欺骗旅客隐瞒灾害,更不是落荒而逃的工作人员们……“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个时候旅客们需要的是言语和行为上的双重安慰,对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关爱,他们不仅积极补充餐料和饮用水,做好车厢保暖工作,还把个人用品无偿提供给旅客使用,“人民铁路为人民”在这里体现到了一种极致,更让我们这些平民老百姓看到了铁路的“温柔一面”。

这也让我想起了2010年“8.19”宝成铁路抗洪抢险勇救旅客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们,他们的做法值得肯定,值得学习,更值得我们尊敬。

“临危不乱”、“迎难而上”这样的口号谁都会说,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要想做到并非易事,这才是列车工作人员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路瑞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