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0日)是中秋小长假第二天,山东济南长途汽车总站、济南火车站、济南西站等客流量平稳,多以短途旅游出行为主,预计明天客流量达到最高峰。(9月21日 新华网)
又是一年中秋时,花好月圆人团圆。为了这次中秋运输能够顺畅交通部门可谓使劲浑身解数来满足庞大的客流量。据统计这次仅铁路部门的客流量就超过春运,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自今年春运以来铁路客流量出现迅猛的增长,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选择铁路的旅客都要比过去翻一番。但从整体来看客流依旧保持平稳、有序,笔者思索这样的现象恐怕离不开以下四点原因:
其一,增开临客、高铁增加列车数量合理调配列车保障客运运力充沛。为了应对这次中秋小长假各大铁路局准备充分,不仅像以往一样用联组的方式重新组合动车来提高运能,还增开临客来满足乘客的需要,例如上海局增加85趟临客全力保障运输能力。在路线图上更是采取灵活调配的原则,不像以往一条线路上就几趟列车作为支撑,对于了冷门线路铁路部门采取减少列车数量的措施,将这些列车调配到繁忙路段。例如笔者曾经在暑运从上海到杭州,这条线路素来就是繁忙路段,到车站的时候只能够买到无座票,到了车上也是满员状态,足以说明这条线路有必要增加列车。铁路部门能够审时度势适当的调配利用现有车辆解决了运输难的困局。
其二,推行网络购票,电话预定以及智能化购票新方式减缓车站压力。笔者以为智能化的售票方式很有必要,在全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少,劳动成本高,一些车站早已经实行无人化购票,所以对正在迈入老龄化的中国了来说在当下很有必要推行这类购票方式。或许有人会认为它很麻烦不便操作,但正因为如此才要继续这个方向,任何一个好的政策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成功,许多教训需要再实践中得出,虽然网络购票受到抢票软件的不利影响但就长期而言它的存在是有必要性的。例如:9月17日,全国铁路售票量达869.1万张,创历史新高。其中,12306网络售票系统共发售车票442.3万张,售票量首次突破400万张,占铁路总售票量的50.9%,网络售票首次超过总售票量的50%。正因为有这些方便的购票方式过去中国特有的排长龙就为购一张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迎来的是电子售票带给我们的快捷。
其三,实行高铁票价以及普通车票部分优惠为铁路增加不少客流量。在今年暑运过后,铁路部门宣布一部分的车次继续降价,虽然只是一部分但我们都知道,铁路哪怕只降低一趟车次的车票那么对运营成本来说就将加大。但是,如果不降价那么铁总也有可能在高铁领域打不开平民市场,因为对于目前铁路总公司情况来说主要的还是要通过增加人气让铁路客运扭亏为盈,要做到这一点就非降价不可,特别是冷门线路,本身没有多少人去加上高价就鲜有人问津,但通过降价之后许多旅客出游的地方又可以进行一个重新选择为冷门线路增加人数的同时为企业增效。可以说高铁以及普通列车降价对企业和民众来说都是有利的。
其四,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利用官方微博和媒体建议公众错峰出行,通过阶梯式退票公众可以合理安排出行时间,给铁路运输分担不少压力的同时避免车票的大量浪费。笔者以为如果这些庞大的客流单天全部都往车站挤那么车站一定会乱作一团,因此让公众更为透明的了解列车情况以及车票信息,一方面避免购票者白跑一趟,另一方面让旅客提前可以准备哪一天出行,加上阶梯式退票的新政让更多的人不再一人多票,车票的浪费程度也大大降低。不过先改签后退票的做法也给阶梯式的好办法蒙上阴影,铁总应当出台更多措施弥补“漏洞”才能够逐步“消灭”无计划购票的现象。
笔者以为:这次中秋铁路部门从增加临客、高铁;推行网络、电话购票;实行部分车票优惠;透明车次信息,推行阶梯式退票这四个方面打开突破口,解决了以往运力难、买票难、旅客出行购票无规律导致车票浪费等问题。笔者相信有了这些举措的不断完善我们的出行将会更顺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