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对此,国务院法制办、国家铁路局负责人6日就《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9月7日  中国网)

今年三月份,笔者就动车上的吸烟新闻撰写过一篇评论,文章中明确指出了吸烟对列车运行的危害,并且期望能够有强有力的法律来约束这一类危害大众的行为。时隔半年,能够治愈列车吸烟行为的条例终于破土而出,《条例》中明确规定: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从列车上抛扔杂物,均为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对于违反该规定的个人,将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所谓重罚之下必有成效,这让笔者想起了前些日子某个城市试行过闯黄灯扣分的做法,当时笔者深以为这样的做法将有效的使得交通压力得到缓解。之后的结果表明,该条法规能够有效缓解这座城市的交通压力,从另一角度看说明在我们国家其实有着非常好的法律条文,只可惜一锅好粥被老鼠屎破坏,任何一条好的政策都会有不少人想出“后门”。不过这样的想法其实在害了自己,例如当你在车厢里吸个痛快的时候,列车停了,安全隐患增加了。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笔者曾经看到过更可笑的一幕:一位乘客由于吸烟导致列车停运后还全然不知自己的错,破口大骂车上的工作人员。但对于这样的无礼,许多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只能以教育为主,也没有办法把他们怎样,这就造成这些人的气焰更加嚣张。

有了这样的重罚,也就有了一种保障,执法人员有了底气也有了信心可以管好列车吸烟的行为。那么,这样的重罚会起到怎样的效果?

首先,个人因素上会采取克制心态。在中国众多吸烟者中,有许多心理因素占上风的人,他们普遍认为吸烟可以使得他们身心轻松,所谓:日吸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他们更多地会克制不住自己想要吸烟的冲动,最后在车厢里点起烟开始过起了“活神仙”般的吞云吐雾。这样做其实在无形当中危害别人的健康与生命,从健康角度来说,乘客吐出的二手烟被别人吸入其实就在损害他人健康;从行车安全来说,这样做是在制造危险因素,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有了重罚,他们就会被重罚“折了腰”,有了一次教训之后,他们自身会有意识的主动不在车厢内吸烟,从主观上改变原有的观念并开始遵守规章制度。

其次,会引起蝴蝶效应,有了一个人不吸烟自然别人也会效仿。笔者曾经提到过,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在车厢吸烟,很多时候是从众心理,心中想:既然大家都抽,那么我也抽一支,自然的跟风效应对整个社会环境造成诸多不利因素。在重罚之下,总会有一个人说:不,只要一个拒绝那么接下来的人会想一想是否要拒绝在车厢吸烟,那么递烟者自己也会了解,自我开始约束,对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善是有益处的。

当然,再好的条文也需要执法到位、执法公正。接下来在执行中铁路部门更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无论是谁都要一视同仁。对于列车上危害公众安全的吸烟行为,铁总也应当“下得了手”,不要害怕会被乘客误解,也应当做好解释工作争取谅解。只有双方都配合好,整个列车环境才能够更好。

笔者以为:《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的重罚能够有效的治理动车上的吸烟行为,起到规范社会不文明现象的作用,不让动车再“咳着走”,为社会能够更健康的发展打入一剂“止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