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实施货运组织改革已有月余,获得广大货主的普遍赞誉,货运量也“止跌回升”。那么直接服务于旅客出行的客运组织,应该怎么办?
近日,在北京至北戴河的D4515次列车上,乘务员手拿一张《客房预订单》向旅客推荐北京铁路局北戴河疗养院的客房。在对价格、周边交通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后,不少旅客纷纷抢着“下单”。这是北京局开展“铁路走向市场”大讨论活动后,北京客运段等单位利用资源联动优势启用的金点子。仅此一项暑期营销活动,便可至少吸引4000名旅客走入客运营销的大市场。
客运组织若要加快走向市场的步伐,首先要做到思想“活”起来,审时度势、转变观念。随着我国交通运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客对旅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出行选择多种多样。倘若铁路客运系统仍旧摆出“舍我其谁”的垄断行业架势,再自诩为“朝南坐”的“老爷”,只会把越来越多的旅客资源推向公路、水路及航空等运输方式。
其次要做到营销“动”起来,广纳金点子、勇敢闯市场。当前处于暑期客流旺季,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开展客流调查,积极增开临客,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也可以结合地域特色,与周边县市中的旅游景点、旅行社等单位“结对子”,对方组团成功后,车站客运要协调、解决好团体旅客车票问题,甚至还可以开展代购附近景区门票、安排食宿等延伸服务。集中民智不断创新客运营销方法,广泛收集促进营销的金点子,对老客户要主动打电话或上门走访,对新客户要积极宣传客运服务新举措,提供最便捷的出行服务。
最后还要做到服务“好”起来。台湾企业家王永庆16岁时经营一家小米店,起初米店是坐等顾客上门。后来,他根据顾客的用米情况主动免费送米到家,此外,他还免费为顾客清洁米缸或将新米放在旧米下面。他的这些做法大受欢迎,不久他开了一家碾米厂......最后成为拥有亿万产业的塑胶大王。试想,如果当初王永庆不开展这些额外服务,那么他可能至今还只是个小米店的店主。恰恰是那些毫不起眼的服务,使王永庆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视旅客为亲人”不是泛泛的口号,而是要设身处地站在旅客的角度,想想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想得到什么?然后,尽一切努力来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真正把旅客当做自己的家人,才能最终赢得旅客的心,而且再次出门乘车时,还会很自然地首先想到铁路部门。
大力宣传,强化营销,增强开拓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针对旅客的需求变化,开发拓展市场的新项目,围绕服务理念找差距,重塑并提升服务品牌,才能顺应客运市场的不断变化,跟上铁路改革的步伐。(安静)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