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有利于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有利于改善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沿海地带凭借着其蜘蛛网般的交通网络,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以高铁般的速度发展。中西部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原因等,长期发展滞后,交通网络“繁星点点”。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其大运力、低运价、全天候、节能环保的巨大优势,是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铁路运输对于山区地带、交通运输方式单一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要致富,先修路”,一条铁路必将带活一方经济。
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在湘西的大山里,有一个叫榆树湾的小镇。镇上只有唯一的一条小石板路,人口不过3000。
1970年8月,这个名不经传的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与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亲自审批,定下了枝柳(焦柳线)湘黔(沪昆线)两线在榆树湾镇交汇的方案。1972年湘黔铁路通车,从此,中国的版图上,怀化,一座火车拖来的城市悄然崛起。2007年渝怀线开通,怀化交通枢纽的地位更加明显,怀化区域优势更加凸显。现如今,怀化市面积2.76万平方公里,辖13个县(市、区),人口506万。城区建成面积近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多万。前后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铁路改变的一个小镇的发展史,用火车拉出来了一座城市。
可以预见,这次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将有力解决长期困难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发展的交通瓶颈,连点成线、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发展经济,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同时,改善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民众享受发展的成果,这也是“人民铁路为人名”的这一永恒不变的宗旨具体体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