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段里拍的‘电影’吗?”“已经看3遍了,拍得还真不错。”近日,一部由武汉铁路局武昌客车车辆段职工担当“主角”拍摄的“微电影”收视火爆。“上映”一周来,“观众”累计数千人。(5月21日新华网消息)
《作业指导书》是铁路一线岗位工种作业的技术标准,其作用和重要性就好比是交通法规对之于汽车司机一样。然而随着近年铁路新车型、新设备、新技术相继投入运用,面对较为复杂的技术原理、作业流程,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难以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该如何应对?铁路部门根据20多个一线岗位工种作业技术标准,认真撰写“剧本”,并从各岗位分别挑选出一名技能过硬的职工担当“主演”,现场演示工具准备、安全控制、标准作业、复查质量等关键环节作业过程。形成了时长近50分钟的“微电影”。
“比起300多页的《作业指导书》,这套片子对作业标准的描述更加直白,有助于我们掌握扎实的工作技能。”这是青年职工对“微电影”最直接的感受。技术过硬的职工成为片中的主角,也成了职工眼中的“明星”,熟悉的画面、标准的示范动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前社会上肩普遍存在着追星现象,笔者不反对追星,但现状是很多时候追星所带来的负能量要大于正能量,那追星的意义何在?铁路部门通过“微电影”从职工中推出属于自己的“星”,让他们的正能量去影响到更多的职工,让职工来追自己身边的“星”。这样的追星方式更健康,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微电影”推出了铁路的“技术明星”,也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铁路部门不仅仅是在对外的旅客服务中有创新,不断推出新举措方便旅客乘车;在对内的素质提升上他们也在创新。内强素质才能外塑形象,才能更好地服务旅客,“微电影”展示了铁路“星”形象,同时也展示了铁路“新”形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