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的概念很好,但如果成本非常高,政府就不能把中国人的储蓄投资在高铁建设上,可以放在其他领域。”2013博鳌亚洲论坛“政府与市场”分论坛上,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的一句话引发了在场嘉宾对于中国政府是否该投资高铁的讨论。(第一财经)

中国高铁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建设始于1999年的秦沈客运专线。经过近20年的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

中国高铁的崛起速度让世界瞩目,2013年将更是高铁建设跃进的一年。据不完全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新建了2738公里高铁路网投入运行,预计今年新增的高铁路网(包括城际线)将达到5209公里。

客观事物都呈现着两面性。博鳌论坛上各国专家学者针对高铁的辩论,已清晰地勾勒出高铁建设的优势和缺点。缺点集中在成本高,回报率低,高票价因为压缩了常规车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加剧客运运力的紧张上。优点显而易见,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带活沿线区域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高铁建设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新中国的经济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是绝对的好事!新世纪的中国高铁效应告诉我们,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现今,中国经济正在由原来简单的“世界加工”向创新、科技主导的“世界制造”转变。高铁建设从始至终一直贯穿其中,贡献功不可没,铁路基建投资刺激着消费,保障着出口,大量高铁建设技术是中国人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结晶。

侧观中国高铁发展可以看出,中国高铁建设“清醒”而且“理智”。2010年以后,高铁建设微调了思路,审时度势,适当放慢建设步伐,适当降低列车速度,适当调整运输票价。安全、效率、质量已成为高铁建设的“硬性”标准。

高铁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产生更多的辐射效应,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高铁建设长期持续的回报远大于短期内回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高铁整体规划蓝图也正在一笔一笔的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