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岔区车流量特别大,我们连续要了3年的点都没要下,这次路局给了天窗,我们一定会在180分钟内拿下这三组道岔的换砟任务。”3月26日,正带领职工在临汾站南岔区施工的侯马北工务段段长侯兴生对记者说。临汾站南岔区每天除了221趟图定的列车通过外,还是机车出入库、客车车底出入库、临钢专用线调车作业的必经之处,在临汾站素有“南咽喉”之称。为了确保线路设备安全使用,路局于3月18日召开南同蒲下行线工务综合施工协调会,会议决定由侯马北工务段组织人员,集中力量利用两个天窗点的时间对临汾站“南咽喉”进行换砟。3月26日,按计划将对16号、22号、36号道岔下的石砟进行换填。为了减少行车、调车作业对施工带来的影响,临汾站根据施工计划提前对调车作业计划进行调整,组织临钢专用线的车辆快进快出、快装快卸,于施工当日12时结束调车作业,为施工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临汾站科学安排,合理组织防护人员、扛抬机具人员、换砟人员依次分梯队进入施工现场,并安排车站熟悉行车知识的人员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引导和防护。13时10分,施工命令下达,由侯马北工务侯马重点维修车间和侯马北养路车间组成的“党员突击队”进入施工现场。挖砟、起道、破底,南岔区16号、22号、36号道岔处到处是一鼓作气的施工人员。由于道床板结严重,不少地方刚挖开10公分左右就出现了“硬底”,只见大家立刻放下手中的铁锹和叉子,抡起洋镐继续清理。“只有‘破底’才能保证彻底换砟,也才能改善道床弹性,我们必须挖至枕木下20公分才能进行新砟回填。”侯马北工务段线路科副科长王胜泉告诉记者。14时30分,黑乎乎的旧砟全部清出道床,6名质量监督员用道尺复核有关尺寸后,组织施工人员开始回填新砟。不一会儿,现场传出“突突突”的软轴捣固机和“小蜜蜂”捣鼓机声音。“这次换砟后,不但改善了道床质量,还将消除因道床板结可能出现的枕木折断、钢轨零配件失效等病害,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整体质量。”16时10分,侯兴生指着刚换完石砟的三组道岔告诉记者。不远处,34号、50号、60号三组道岔已洒水湿润,明天,又一场酣战将在这三组道岔处打响。
这是一场攻坚战,这样的攻坚战是在一个个职工敬业爱岗的基础上完成的,没有那些上千职工同心协力的一起作战,就不会有一事不出、一章不违,圆满完成任务这样的好成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职工,才有了安全的新天地,这样的攻坚战,可能会在有铁路的地方不断上演,哪里有铁路,哪里就有这些可爱的铁路职工的身影,用他们无私的付出,保证了大动脉的畅通无阻。(李天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