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项目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战场上,领

导干部的精神特质和行动能力犹如灯塔,指引着前进

的方向,为实现伟大的交通强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力

量。“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这“四敢”精

神,正在成为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塑造地方发展新

动力、提升企业拼搏新实力、成就交通强国梦新能力

的关键所在。

“敢为”是一种担当,是领导干部面对工程项目

重重困难时的无畏勇气。交通建设工程,往往涉及到

复杂的地形地貌、繁多的技术难题以及严格的安全和

质量要求。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可能影响到整

个项目的进程和结果。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要敢于

面对悬崖峭壁、深谷巨壑带来的施工难度,不怕承担

规划失误的风险,精心研究路线走向,充分考虑对生

态环境的影响。在跨海大桥建设中,敢于挑战深海环

境、强风巨浪的恶劣条件,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组织

专家团队攻坚克难。这种“敢为”的担当,不是盲目

冲动,而是建立在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基础上的积极

作为。它激励着每一位工程建设者,让大家在面对困

难时有主心骨,形成一种勇往直前的干事创业氛围,

为项目注入强大的活力。

“敢闯”是一种开拓精神,能为地方发展塑造新

的动力。交通工程项目部领导干部不能局限于传统的

建设模式和思维定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不能

仅仅满足于已有的线路布局和车辆选型,要敢于突破,

研究新的轨道技术,如磁悬浮等先进的交通模式在本

地应用的可能性。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和人口流动特

点,闯出一条符合地方特色的交通发展新路径。对于

乡村公路建设,要跳出单纯的连接村落的思维,将乡

村公路与乡村旅游、农产品运输等产业发展相结合,

打造出多功能的乡村交通网络。通过这种“敢闯”,

让交通建设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动周边产

业的兴起,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

地方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敢干”则是将想法付诸实践的行动力,是提升

企业拼搏新实力的关键。在交通工程项目中,从项目

筹备到施工建设,再到后期的运营维护,每一个环节

都需要领导干部带领团队真抓实干。在项目筹备阶段,

积极与政府部门、设计单位、金融机构等沟通协调,

确保项目顺利立项和资金到位。在施工过程中,深入

现场,不怕吃苦,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和进度。例如在

高铁建设中,面对大量的土方工程、桥梁隧道建设,

领导干部要和施工人员一起奋战在一线,及时解决施

工中的技术问题和突发状况。在运营维护阶段,敢于

创新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维护手段,保

障交通设施的安全高效运行。这种“敢干”的精神让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

管理能力,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使企业在交通建设

领域不断发展壮大,拥有更强的拼搏实力。

“敢首创”是智慧的结晶和创新的源泉,是成就

交通强国梦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

的时代,交通工程项目部领导干部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和创新意识。鼓励工程技术人员研发新的建筑材料,

如更坚固、更环保的混凝土材料,用于桥梁和道路建

设。在交通信号系统方面,敢于首创智能化的控制模

式,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交通流量的精

准调控,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对于新型交通载具的

研发和应用,如无人驾驶汽车、飞行汽车等未来交通

概念的探索,积极参与其中,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合

作,推动交通领域的科技革命。这种“敢首创”的精

神,不仅能让我国在交通建设技术上领先世界,更能

为交通强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能力保

障。

工程项目部领导干部以“四敢”精神为引领,必将汇

聚起磅礴力量。在每一个工程建设现场,在每一次决

策和行动中,让“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

成为最鲜明的特质。他们所领导的工程团队将不畏艰

难险阻,积极开拓创新,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

在中华大地编织出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交通网络。

从广袤的西部高原到繁华的东部沿海,从寒冷的东北

大地到炎热的南方水乡,交通建设的热潮将因“四敢”

精神而更加澎湃。在实现交通强国梦的征程中,留下

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铸就一座又一座交通建设的丰

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交通力量。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四敢”精神的照耀下,工

程项目部领导干部将带领全体建设者,向着交通强国

的目标奋勇前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

辉煌业绩,让交通成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让中国的

交通事业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林赤喜 中国铁建重庆轨道交通 15 号线总承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