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11月22日,搭载3000吨铝棒的X9622次班列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东站抵达天津港,搭乘“煜江祥瑞”号班轮驶向广东东莞港。这标志着我国多式联运“一单制”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货物全程“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的“一单制”运输。

传统的多式联运模式往往因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不畅、手续繁琐等问题,导致货物在转运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而 “一单制” 实现了货物全程 “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极大地简化了运输流程。这使得货物能够像在一条无缝对接的高速通道上畅行无阻,减少了不必要的停留、等待与手续办理时间,显著提高了运输的时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一单制” 展现出了卓越的成效。以往不同运输方式的转换需要分别签订合同、结算费用,涉及众多的环节和主体,容易产生各种隐性成本。“一单制” 将这些分散的环节整合起来,通过一次委托和结算,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和沟通成本。企业可以将节省下来的成本投入到研发、生产、营销等核心业务环节,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有望在产品价格上享受到一定的实惠,从而刺激消费市场的繁荣。

从推动物流行业标准化与协同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单制” 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催化剂。它要求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包括货物的包装、装卸、运输单证格式等方面。这促使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加强协作与信息共享,打破了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在这种标准化和协同发展的趋势下,物流资源能够得到更合理的配置,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欧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