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雨季到来前,中老铁路正趁着建设期内的第一个旱季加紧施工建设。这条铁路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境外铁路项目,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人民网 4月10日)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的推进,中国铁路“跑出”国门的新闻屡见不鲜,其中中国铁路对“一带一路”的发展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随着中老铁路的开工建设,一条互联互通、利国惠民的经济动脉将就此打通,该铁路北起老中边境磨憨至磨丁口岸,向南经南塔盛乌多姆赛盛琅勃拉邦盛万象省,直至老挝首都万象市,线路全长418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建成后将把万象至中老边境的旅行时间由现在的12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内。更重要的是,该铁路北端与中国境内的玉溪至磨憨铁路对接,南端与泰国的廊开至曼谷铁路相连,三国人员和货物将实现全天候顺畅流动,老挝因交通手段缺乏而对经济发展形成的瓶颈有望被打破,老挝由此从一个“陆锁国”变成“陆联国”。

该铁路开通运营后,全国“十三五”规划中的滇中城市群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等地将实现1.5小时经济圈。这对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奠定了基础,对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而今,“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最后,带动中国铁路制造实质性走出国门。中国“一带一路”的外交蓝图,无疑加快了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架起中国走向世界的便捷通道。“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现今中国政府已经把铁路走出去上升到中国国家意志的层面,那么中国的铁路制造将会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真正的走出国门,开花结果。(黄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