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市场需求,构建市场化定价机制,促进交通体系综合作用发挥,依照国家发改委《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的通知》,近日,铁路部门将对沿海开行时速在200—250公里的动车组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简单的说,沿海部分高铁将要涨价。(经济参考报)
随着市场的开放程度加深,价格这个敏感词如今不再敏感,犹如“两桶油”频繁的调价已经让民众产生麻木感,更不见有多少非议之谈,如果说新年中能第一牵动大众神经的,莫过于高铁票价的调整。
其实,在去年初,铁总就已经拿到了国家给予的高铁定价权,一度的社会热议和担忧并没有出现,对于热门线路的动车票价调整,抱着平常心远比纠结要实在的多。航空一年四季执行不同的价格,公路客运更是随时调整,当民众的习惯成为自然时,对于铁路的价格调整也应顺应市场,理性看待,毕竟,无论铁路性质如何改变,公益为先总是这部机器运转的前提,当然,高铁调价也是站位与市场,与民众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交集。
如果说民众纠结着同样属于企业性质的铁路是戴着有色眼镜,应该可以理解。作为出行不可或缺的工具,列车留给大众的记忆,已经不单纯是一部交通工具,更是亲情加时代的烙印,适当调整价格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再者说,历经市场磨练的民众,对市场经济已经有了足够的耐心和了解,更不会用肢体代替大脑去说话,忙时涨,闲时降,很平常的举动,而最大的关注点在于,高铁票价优化调整,幅度有多大,承受力有几何。
曾经的价格听证会,让民众参与度空前高涨,随着体制的改革,一切定价权交给了市场,所谓的价格听证会也就寿终正寝,走进历史。价格可以调整,这是企业权利,但是在调价的过程中,谁来监督铁路?或者说,透明度、合理度,以及是否有必要调价,更包括在调价的同时,公益性又如何兼顾,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高铁调价背后被关注的焦点所在。
坦诚的说,作为交通运输领头羊的国家铁路,能量与作用有目共睹,但是却很少赢得社会和民众给于的掌声。当然,不是民众还有舆论吝惜着赞美词句,是因为在有形加无形中,铁路已经成为千家万户的成员一员,因为倍加宠爱,无需言辞去评说。
同样,此番铁路调整部分沿海动车高铁票价,也是抱着严谨的态度去调查,征求民意,而不是一意孤行,随意行使国家给于的高度定价权。
两条平衡的钢轨永远不会有交集,但是行驶在平行线上的列车,无时不在和社会以及民众产生不可分割的交集,相信铁总无论价格怎么调,公益为先才是送给民众最舒心的定心丸。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