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本是阖家团圆时,而今年,铁路总公司为了做好春运工作,在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的几天时间里,不但安排了基层工作者坚守岗位,还委派了50万名铁路干部参与设备、设施等的检查和维修工作。

当全国人民都在与家人吃年夜饭时,铁路干部、职工却不能和家人团圆,要继续坚持工作……这样的场景,是不是有一种大义凛然的既视感?

然而,当笔者仔细思考,会产生一些疑问:50万名干部都参加到设备的检察和维修工作当中,真的合适吗?是不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具备设备检查和维修的技术水平?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工作系统内,不同的的工作人员有各自的擅长领域,也有各自的“死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术业有专攻”,对于铁路部门来说也是如此。从基层工作者到领导干部,并不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而是分工合作的关系。让领导干部去做基层工作,看似充分发扬了“为人民服务”、“为了大家牺牲小家”的精神,但是,在这种“看起来很美”的姿态背后,此举是否真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呢?

当然,笔者并不是质疑铁路系统的动机,相反,领导干部亲自参与工作对于基层员工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这也体现出铁路部门全体员工由上至下一心为乘客服务的高尚品质。只是,笔者认为:不管对于任何岗位的工作者来说,节假日加班都是一件恼人的事情,既然加班,就要“加得其所”,而不是为了加班而加班。

那么,对于乘客来说又如何呢?乘客并不关心春运期间铁路部门有多少人加班这件事,也不会因为50万领导干部坚守岗位而感激涕零。乘客关注的永远是:旅途中是否舒适,有没有因为天气原因造成列车晚点,票价是否合理,车内盒饭有没有断供……

因此,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节假日加班这件事本身并无价值,只有让这50万加班干部人尽其用,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与基层工作者相互配合,将结果最优化,才有价值。而将50万名加班干部不问岗位和擅长事宜,统一派去做设备检查和维修工作,此举实在欠妥,此外,若有干部对设备不了解,检查和维修中出现疏漏,更会影响列车顺利运行。

但不管怎样,今年是铁路部门首次做出类似尝试,我们不能苛求尝试之初就将一切做到尽善尽美。我们还是要为铁路部门此举点赞,为那50万牺牲了宝贵的节日休息时间坚守在岗位上的铁路干部点赞!

只是,我们希望在来年的春运工作中,铁路在对加班人员的选择、职位分配和时间分配上能够更加合理,让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付出都能够掷地有声,转变为实际价值,被乘客感知到,真正地为铁路春运顺利完成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