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散居在大山深处的彝族百姓服务的“绿皮车”5634次列车,对于大凉山的彝族百姓来说,这趟列车是他们走出大山、维持生计的唯一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有人把这趟列车称为“和谐号”。(1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随着铁路交通的日益发达,高速铁路网越织越密,加之日渐发达的公路交通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使得乘坐“绿皮车”的人们日渐稀少,很多人已将这种列车淡出视野。而在大凉山间穿行的这趟列车常常满员,遇到节庆日还时常超员,为散居在大凉山的彝族同胞出行、维持生计提供了的交通工具,搭建了与外界文化交流、医学互助、经济互通的桥梁。

大凉山区贫困而落后,除了地方投资不足的原因外,制约发展的就是交通网络的欠发达,使得好的资源和优势也难以发挥作用,导致了人们出行不方便和经济发展的落后面貌。事实上,由于地势险峻地形复杂,制约了交通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使得贫困的地方一般经济都比较落后,这几乎成为了一条难以打破的“定律”。

为打破这种“定律”国家将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同时铁路还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除去其大众交通方式的属性外,还将肩负着促进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但有利于当地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还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虽然在修建山区铁路时存在修建技术难度大、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等问题,但铁路却是贫困地区人民打开通向致富之门的钥匙。同时铁路也有助于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开发,能让发达地区从教育、医疗、就业、服务等多方面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有助于带动和帮助山区人民摆脱贫困生活。(胡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