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铁上有乘客遭遇此前承诺不断供的15元盒饭却卖光了,12306表示,这个规定从今年开始不再执行了。铁总运输局营运部副主任黄欣回应:目前不再针对某个单一餐食品种做硬性规定,而是要求针对多样化需求为旅客提供高、中、低档不同饮食产品。产品供应不但有10元以上的,还有很多10元以下的餐食。(1月13日新华网)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一个笑话。购客问卖桔子的大爷:“桔子多少钱一斤?”大爷回答说:“三元一斤”顾客再问:“十元钱三斤卖不卖?”大爷说:“不卖,我只卖三元一斤。”铁路春运帷幕拉开首日,有人担忧并热炒“15元高铁盒饭”,不正是固化思维下的一则笑话吗?当铁路部门“产品供应不但有10元以上的,还有很多10元以下的餐食”袭来,可见得,“热炒”高铁盒饭还真是火候过度了。
春运,不是一个人的欢喜与忧伤。春运途中,铁路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旅客,需要提供的是多元的服务。民以食为天,乘火车出行的人,层次及收入水准各不相同,因而在火车上对盒饭档次要求也就不同,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火车,理应提供价格及档次不同盒饭。因此,“目前不再针对某个单一餐食品种做硬性规定,而是要求针对多样化需求为旅客提供高、中、低档不同饮食产品。” 铁路部门的做法,是市场的要求,也是细致服务的必然。
高铁盒饭真那么贵么?从 10元以下、10元、15元、30元、40元、60元的阶梯式价格来看,贵从何而来?或许,我们只是出了15元的价,想要28元、30元、甚至60元的餐食。谁都想物美价廉,就好比多数人习惯了在菜场讨价还价一样。可是,相比机场,高铁盒饭已经“平民”得可以,哪怕是相比影院,相比餐馆,我们都没有必要对最大限度保证安全,又且车在旅途不便食品保存,还需多番历练的高铁盒饭贴上“贵”的标签。
春运,也不只是属于我们旅客的欢喜与忧伤。要知道,为了应对激增的旅客,铁路部门需未雨绸缪、摩拳擦掌,因为他们面对的正是“众口难调”的“上帝”。我们对座位条件有不同要求,对食物口味和价格也有不同要求,哪怕是对一根香烟都有不同的抗拒和诱惑,等等。面对着“南来北往”的你我,掌勺着“酸甜苦辣咸”众口不一的餐食,我们又岂能以个人的喜好狠狠“热炒”这样的春运菜谱。
其实,换个角度看,“热炒”高铁盒饭也映射出了我们走得更好、更顺心的铁路春运。如马斯洛所说:“人有五种层次的需求,如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春运情同此理,返乡的乘客们也有几种需求,先是有票,再是有座,再是坐得舒服,然后才能轮到有吃的,吃得好。过去很多年间,人们的精力都用在排队抢票上,都在被拥挤污浊的乘车环境所扰,很少考虑到吃饭问题,甚至一路饿到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此看来,盒饭成为春运焦点这事儿本身也是可喜的。
当然,我们都期待能遇见更称心如意的高铁餐和高铁服务,但这绝不是我们将个人喜忧强求“裹挟”民意的理由。看看多少人在春运中走得更便利了,多少人在春运途中吃得更顺心了,南来北往的你我,对高铁盒饭真不需要“炒”得火候太过了。(王建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