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召开2016年度工作会,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表示,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创新的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经营权责,努力提高铁路资本经营效益。(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1.4)
与大多数企业一样,铁总公司的融资方式是银行贷款为主,而贷款、债券大部分是短期融资,作为企业融资方式不利之处在于,当经济处于低位运行,还款日期重叠,那么健康的企业也可能因为经济周期的缘故破产。虽然铁总并不存在破产的可能,但为了应对经济新常态、进一步探索市场和股权融资改革,债转股首次出现在了铁路的年度工作会中。铁总主动提出债转股原因有两个,一是看好自身资产的大市场,二是帮助自身消化。虽然从账面上来看,铁总的债务规模确实看起来惊人,但相比于负债总额就几十万亿,资产负债率基本90%的银行来说,负载率在56%左右的铁总可以算得上市正常的了。所以铁总公司的债转股并非如坊间所说把不良资产推向市场,而是其本身就具有很大优势。
首先铁路拥有大量的优质资产。铁总总资产大概在6万亿左右,作为对比,中国移动的总资产大概1.3万亿。铁路下属的车站、线路、车辆都属于铁总,特别是车站和线路相关附属的土地也归铁总所有。与航空行业不同的是,航空公司只有飞机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机场是属于地方政府的。并且随着高铁网的不断完善,届时铁路的优质资产会不断提升。
其次是债转股有助于铁总加快市场化进程。随着高铁项目的不断上马,铁路总资产会逐年增加,这么大的盘子,如何盘活是摆在铁总面前的一个难题。如果债转股能有序的在债权人和其他合同企业得到双方认可,对于整个行业项目有积极意义。我们认为债转股对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同时能够降低后续的融资成本,更希望看到是,非常优秀的企业,进一步疏解他们的困难,让强者恒强,推动市场经济新格局,正常的优胜劣汰。
无论是百姓口中的“要致富,先修路”,还是深具文化内涵的“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广告词,都凸显出铁路独有的业务优势。随着高铁的飞速发展,铁总的高铁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在逐渐上升,这部分资产质量优良,但缺乏流动性,债转股的提出为盘活这部分资产提供了新的金融工具,为铁路市场化经济改革提供了“神来之笔”。(龙思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