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第11届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在柏林国际展览中心开幕,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办的“快速发展的中国铁路”成功参展。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后首次参加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中国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发展成果,受到世界各国铁路同行以及德国等欧洲民众高度关注和好评。
高铁、快铁(快速铁路)、普铁(普速列车、低速铁路)是中国铁路三大档次。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2004年的中国铁路长远规划,2004年以来根据国务院“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我国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高速转向架等九大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时速350公里和250公里两种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2008年8月1日开通运营第一条即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到2015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1.8万公里以上(而快速铁路网将达4万公里以上)。 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四纵”干线基本成型。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2016年7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州至徐州高速铁路进行了综合试验,成功实现时速420公里两车交会及重联运行的目标。
此次试验不仅是世界最高速的列车交会试验,也是两列不同型号动车组列车首次重联起来进行试验。“金凤凰”和“海豚蓝”分别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但此次试验中两列动车组成了“混合体”,各自重联组成16辆长编组动车组列车。这样高速下的重联对列车同步牵引、制动、受电弓和接触网等多个高铁关键组成部分都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充分体现了我国动车组设计研制的先进水平。
中国高铁不仅已经成网运行,而且具有适应风沙、高寒、高热、雨雪等多种环境的丰富运营经验。中国标准动车组能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运用环境的需要,实现动车组技术的兼容性,这是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世界上独有的核心竞争优势。
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设计研制,遵循了安全可靠、系列化、经济性、节能环保等原则,实现了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自主化,动车组整体性能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系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都将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有力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