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主流交通工具有汽车、轮船、火车、飞机等,是人们出行最为便利的工具。尤其长短途汽车和火车常常人流攒动,每逢节假日更是拥挤。

如果仔细观察和留心,你会发现,汽车和火车的服务不论从方式上,还是质量上,有着很大的差别。笔者居住在一个中等城市里,上下班都以公交汽车代步。在近几年的乘车中,笔者感受到公交车基本上“没服务”。例如,上下车没有公交人员组织,更没有人来盯控乘客人身安全;上车后没有人会引导你或老弱病残人员就坐,全靠国民的“礼让三先”和“牺牲自我”;车厢里出现高声喧哗、争抢座位、吵嘴打架等,基本都是乘客相会劝解;乘车中有人出现腹泻、尿频等情况,司机基本到站才会放人下车;乘车中发生伤害和盗抢事件,司机一人势单力薄,追凶基本无望;汽车途中发生故障,车票不退,司机只管赶人下车;长途汽车行车途中司乘人员“卖人头”,相互利好损害乘客的事情见怪不怪……有人可能会说,公交车票价低,没服务说的过去。请别忘记,它是一个付费的交通工具,是一个靠收取票款生存的经济实体。若果一元钱只提供运输路径,那么公交车将成为违法犯罪和不良问题泛滥的温床,这恐怕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的吧。

转过头,笔者再说说火车。火车从购票开始就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和规章制度以及附属人员和硬件设施,购票有咨询服务,进候车室有安全检查把关,进站有人引导,上车有人组织,车厢有列车员、检车员、乘警人员、餐车服务员等,均是全程服务,遇有生老病死或者突发事件,火车宁愿牺牲经济效益和正常的运输秩序。更为重要的是,不论你在购票、候车室、进站、上车、乘车、旅途中,一旦发生人身安全、旅行疑问、患并吵嘴打架等情况时,都有人员提供服务和保障。有人会说,汽车票价低,火车票价高,自然火车的服务要高于汽车,火车的保障要高于汽车。这种说法笔者有些看法,汽车票价低,但运行里程非常短,将票价和运行里程进行换算,其收入比例并不比火车低多少。试想,10公里内公交车票价1元钱,有的汽车需要2元钱,普通空调火车200公里运程票价也就25元左右,“绿皮车”票价更低,单从乘客所谓“花钱买服务”来看,火车的服务质量和方式,远远高于汽车,多于汽车,成本和代价更是大于汽车的很多倍。

所以,笔者对那些经常动不动就拿火车说事的人和媒体,有一个建议:不要将你在汽车上没有享受到的服务转嫁给火车。中国铁路运输速度逐年递增,基础设施建设大步加快,人性化和科技化的车站候车、站台不断涌现,新型客车尤其是动车组投入显而易见,服务人员的精神面貌和服务素质提升很快。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发现、去感受、去体验、去称赞的,不要因为一次或者一个小小的细节没有达到你的个人要求,甚至是无理要求,就利用互联网、新闻媒体、微信微博,大肆抹黑中国铁路的改革发展成果,抹黑铁路员工的辛勤劳动。笔者再次呼吁,莫把汽车的“没服务”转嫁给火车来承受。(宋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