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日以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持续高位运行。截止8月9日暑运40天,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4774.8万人次,同比增加2685.8万人次,增长8.4%。8月下旬,铁路将迎来新生开学、老生返校客流高峰。(8月10日 人民铁道报)

通过暑运大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铁路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铁路已成为大部分人的出行选择,尤其是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的大幅度增加,8.4%客流量的增长不仅显示出这一年我国铁路路网的进一步完善,也能体现出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们出行更加频繁,游玩更加丰富,而铁路部门也要保障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

铁路发送旅客“大数据”成为交通运输工具的佼佼者。通过分析“大数据”可以看出铁路部门“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践行,全方位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实现“三个出行”常态化,全力确保旅客舒适、便捷、温馨的出行需求,成功“保卫”优质服务的承诺。今年暑运铁路部门发挥高铁优势,实行暑期高铁高峰运行图,加大京沪、京广、沪昆等高铁线路开行密度,增开“朝夕”高铁列车、地级市间始发终到普速列车和中西部地区旅客列车。不论是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还是加开临客,不论是“免打扰”送餐服务,还是免费WiFi“进车”,这些举措都想让旅客走的放心和舒心。

优质服务赢得旅客青睐是铁路暑运“大数据”的基础!几年来,铁路将不断改善旅客的售票、候车及乘车环境,充分考虑旅客需求,保持售票厅、候车室及车厢内环境干净、舒适惬意。在客流高峰期更是不断强化售票组织,充分发挥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优势,增加购票、改签退票窗口,为中转的旅客提供站内换乘方便,为出站的旅客提供方便,让旅客出行无压力。同时,为旅客提供信息咨询、便民措施和服务指南,方便旅客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出行车次、路线,旅客购票,乘车变得更加便捷,逐步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让旅行真正成为了一份享受。

洪水断道情系旅客是“大数据”之本。7月份大范围、长时间的暴雨,造成的部分区段山洪暴发致使断道、设备损坏,导致部分列车停运及晚点,影响了旅客出行的情况下,铁路部门将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以赴做好抗击水害、防洪防汛工作,抓好受水害影响区段设备的抢修整治,全面消除隐患。还第一时间通过车站显示屏、广播及官方微博、微信等主流网络媒介及时更新列车相关信息,提醒旅客合理安排时间及出行计划。在水运、航运、汽车停运的时候,铁路加班加点抢修、为旅客设计出行方案等措施让旅客出行不再犯愁,也让铁路暑运“大数据”在考验中见证了铁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