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5月23日至2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率中方企业联合体代表团先后访问了马来西亚、新加坡。这次经贸活动,表面上看是在落实中国和马来西亚、新加坡两国领导人前期达成的共识,把吉隆坡至新加坡的高速铁路项目做实,实则还有更深含义。

关心时事的网友都明白,近期中国东海、南海的争端一直没有平息,背后的始作俑者是美国,走上前台的是日本、菲律宾、印尼、越南等国家。而连接印度洋、太平洋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却在马来西亚,由于特殊的地理关系,马新两国又是“国中国”。美国要遏制中国崛起,中国要打破封锁,马六甲海峡是个风向标。在这种局势下,谁能与占据要道的马新两国保持战略伙伴关系,谁就能在这场角逐中占据主动。同时,中国企业联合体做实吉新高铁项目,也是考量马新两国领导人政治立场的试金石。

中铁总此次出访还有化解国内过剩产能的考虑。“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今年国家经济工作的主线,从今年前四个月的铁路货物发送来看,整体经济下行的趋势没有缓解,煤炭、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仍然突出。到国外修铁路,帮助国内消化吸收过剩的产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高铁是一个辐射范围较广的产业,中国高铁技术的比较优势摆在那儿,不仅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而且中国高铁技术可以与欧洲等国家的高铁技术兼容,这在其他国家铁路是没有的。而这一点对马新两国领导人来讲,也是比较感兴趣的。

做实吉新高铁项目还能提振国人信心,增强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底气。信心是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过去我们积贫积弱,发展的底气不足,走过一段盲目引进、重复引进的弯路,归根到底是不自信、自卑的心理使然。现在,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提升了,腰杆硬了,不怕与强国竞争,不惧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更应该提振精气神,实现大发展。

中国铁路每在海外做实一个项目,国人的信心就提高一层。由此看,中铁总此次出访,恰逢其时。(谢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