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的发展往往离不开社会的前进,社会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但铁路却像穿了一双笨重铁鞋一样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职工们依然坚固着旧时的传统思想,以至于“转观念、闯市尝增效益”等力求改变的观念难以融入到职工的思想中,从而导致难以解决目前步履缓慢的窘境。

然而是什么情况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形的呢?每当我想到这样沉重的话题的时候,我都会避而不想,连动一下脑经的劲也不想使,因为我一直认为这都是大家的事情,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为何要费脑神去想这样的事情。有时候我也会想想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到底从哪里冒出来的?

经过车务段党委对“转观念、闯市尝增效益”主题教育活动的大力宣传。这时我才真正缓过神来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作为年青一代的新鲜血液本应该是具有迸发蓬勃的朝气的,为何却也沦落为暮气沉沉。这时我才逐渐发现是“墨守成规,等待观望”这样的环境改变了我们,让我们的思想变得逆来顺受,不会去多想,也不想多往前走一步,安于现状。

如果每一位入路的新鲜血液都被这样的环境所腐蚀,那么就算来了再多的年轻人,都将会像石沉大海一样的悄无声息。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职工来说,一种积极的意识与观念都是至关重要的,而然这些前进的意识与思想必须要从“心”发出,才可真是可靠。

由“心”而发的事情却又往往不是说的那么简单,作为我们这些年轻的一代职工我们能做些什么?虽然我们不能为集团公司笼络百万千万的订单,也不能主力创新技术设备去减少损耗提高效率,但是我们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比如在生活工作中打印的时候使用双面打印;单面的纸张用完以后可以收集起来,反面进行利用;签字笔用完时,笔盖笔筒留下更换新的的笔芯在使用;人走灯关水停等等。虽然小事微不足道,但是这也是节支开源的观念一种形成与转变。或许我们就可以从这些小事当中创新与联想到更多的节约、创新的方法。古人也经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也正是我们需要从小事改变做法与观念的警醒。

如果一个人做这样的小事,打动或者影响了另一个人的想法与观念,那么这件小事就获得了成功。因为一个人的微小力量也正带动着另一股微小的力量,如果这样一股股微小的力量汇聚一起,那么或许也就是我们铁路,我们自身单位破茧重出,乘风破浪之时。

作为新时代的一位年轻的铁路职工,我们应该从基础出发,让行动跟“心”一起出发,不求改变他人,只做最好的自己,改变自身的工作态度与服务态度,尽多的为铁路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