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大地自古“不与秦塞通人烟”。1978年,经过艰难建设,襄渝铁路顺利通车后,养路难的问题又摆在了眼前。此后,一代代铁路人坚守大巴山,孕育出的新时代延安精神——巴山精神,成为巍峨大巴山中无尽的资源。如今他们守护的这条大动脉,已实现38年无安全事故。(华商报2016-04-11)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古人的诗句中,无一不在体现人们在远方,在节日期间对于亲人的思念。铁路线上的人们更何尝不是呢,今天的节日,需要我们坚守岗位,那么我们就必须坚守岗位。在长时间与家人无法团聚的时期,广大铁路人并没有抱怨,因为他们所做出的牺牲,所做出的努力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够回家团聚。看着万家灯火,这些都是广大铁路人努力的成果。风风雨雨中,铁路线上的工作人员换了一次又一次,但是铁路线上的精神却是传承下来了。广大坚守在铁路第一线上的人们,需要忍受的不仅仅是恶劣的天气,恶劣的工作条件,还是对于亲人的思念。铁路人随车而从,随车而生,在工作生涯中,与车相伴的日子都比亲人多。这就是中国铁路人。他们为了更多的人的安全,为着自己的责任在铁路第一线上坚守着,保卫着人们的出行安全。今天的中国铁路可能不是那么完美,不能够面面具到,但是在安全上,是有万分的准备的。广大出行的人们对于铁路线上的安全可以放一万个心。在每一次的出行,不管是车还是随车的一切都是需要进行严密的排查。列车的运行承载的不仅仅是一车的人,更是一车的生命安全,一车的希望。这样重大的责任放在中国铁路人眼前,怎么能不用心呢?铁路线上没有失败,只有不细致,不认真,每一位铁路人身上都承担着对于人们的责任,铁路安全不容失误。(魏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