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是一个风光秀丽、处处洋溢着异域风情的山城,她地处东北亚经济区域的中心地带,素有“东方旗镇”、“国境商都”的美誉。绥芬河与俄远东滨海边区陆地相连,距远东名城海参崴只有230公里,是赴俄过境旅游的生要通道。绥芬河冬季寒冷,降雪丰厚。夏季清凉,蚊虫稀少,由于周边没有大的厂矿,所以空气非常清新,是避暑的好去处。
如今,去绥芬河游玩,还是应首选火车。从哈尔滨到绥芬河约六七个小时的车程,舒适,安全,速度也很快。牡绥新线已开通,乘T5字头列车从牡丹江出发,只需1小时就能到达绥芬河。
绥芬河城市不大,但看上去很精致。如果不打算出国游,有一整天的时间足够在绥芬河转悠的了。
绥芬河的楼房大都依山势而建,街道坡度很大,连中心广场都是个大斜坡。绥芬河常住人口约20万,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对俄边贸口岸。绥芬河街面很繁华,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客商比比皆是。店里的中国商贩大都能用俄语向俄罗斯人兜售服装和各种小玩意。
绥芬河是百年中东铁路东部线的终点,沿线历史遗迹留存较多,城中的俄式建筑为绥芬河增添了许多异域风情。行走其中不由生出些许苍凉厚重的历史感。
绥芬河火车站国内候车室就是俄式建筑,建于1899年,中东铁路时期称五站,即从俄罗斯海参崴排序第五站而得名。俄罗斯人一度称其为“边境站”。
出站左转,站前路北端200米处就是铁路大白楼,大白楼建于1913年,为二层圈楼,门窗较注重雕饰,修建中东铁路时期,为俄国铁路员工宿舍。1928年周恩来赴莫斯科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曾在此居祝
人头楼,1914年建成。楼顶檐下雕有“人头面孔”浮雕,因而得名。沦陷时期为日本领事馆。解放后先后为驻军营房、东宁县政府办公楼。
东正教堂旧址,俗称喇嘛台,原有的在车站附近木结构教堂,1908年被火焚毁。1913年在车站正东约200米处建成砖结构协达亚·尼古拉教堂。
俄驻绥领事馆旧址,建于1910年前后,该楼早期为沙俄领事馆,后为苏联领事馆。解放后先后为绥芬河军政委员会办公楼、中共绥芬河市委办公楼,现为绥芬河邮政局办公楼。
绥芬河斜拉大桥是新式建筑,为独塔、单索面、单点、平铰、水平转体的中国最大跨度斜拉桥转体大桥,老城区、西城区被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绥芬河,一座建埠百余年的历史名城;绥芬河,一个开放的现代化的都市;绥芬河,一条流向远东的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