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山东一绿皮火车变身学生餐厅的消息引来众人热议。其实,在北京也有一家类似的绿皮火车餐厅——玖号餐车。餐厅由北京局“退役”的绿皮火车改造而成,两节火车车厢就是餐厅的大堂,原来的火车餐车被改造成了厨房,最多可容纳80人同时就餐,上周末正式开门迎客。(3月21日北京晚报)
近年来,绿皮火车再利用的新闻诸见报端,“火车旅馆”、“绿皮车宿舍”、“列车咖啡馆”等创意,不仅赚足了人气,更成为商家的“聚宝盆”。
“绿皮车”曾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代名词,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绿皮车”是中国铁路客车的标准涂装,那时全国铁路线上的旅客列车都是清一色的绿皮车。绿皮车没有空调,票价低廉,很受外出务工人员、学生族等低收入人群欢迎。绿皮火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记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铁路客运列车曾经的主力军,同时作为中国铁路客运史上的运输“功臣”,绿皮车逐步卸下了它肩负的重担,渐渐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目前在全国各铁路系统跑着的原来的绿皮火车已经越来越少,尤其是今年5月份,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将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整。届时,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总数将达到3400多对,并大量增开动车、高铁、动车组列车总量高达2100余对。曾是中国铁路运输主力军的绿皮车如今纷纷“另谋出路”。
从前退役后的绿皮车一般是被直接切割卖做废钢废铁,而“火车餐厅”、 “火车旅馆”、“绿皮车宿舍”等为退役绿皮火车提供了新去向,绿皮火车“下海”是个好创意。在这样的火车里就餐、住宿,别有一番滋味。
绿皮火车承载着很多人的记忆,在很多人心中都对这些绿皮火车充满着回忆和留恋,也有人梦想着能再坐一坐绿皮火车,找找曾经的感觉,“下海”后的绿皮火车,正好可以满足这些人的愿望。虽然只是停止不动的,但是能够处在昔日的环境里,也算是了却了一种遗憾。
此外,绿皮火车的这种利用方式,让退役的绿皮车厢并没有完全失去价值,通过展示,让广大市民感受到铁路发展的迅速迅猛,感悟到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潜移默化也是很有益处的。绿皮火车“下海”很有新意,值得推广。
(尤雪玲)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