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人民网获悉,正在市场化转型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铁总)拿到了“高铁定价权”。而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宣布,从今年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铁总自行定价,并给予铁总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和客流分布等因素实行一定折扣票价的权力。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广大网友热议,一部分网友表示支持铁路部门的做法,认为这样就会出现折扣票,就会跟飞机票一样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有特价票。而也有部分网友表示铁总自主定票价,票价一定会上涨,对于老百姓来说根本不利。

众所周知,高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铁路体制改革发展,我们享受着高铁带给我们的方便、快捷、安全与舒适。高铁的硬件设施在不断的改进、高铁的服务质量在不断的调高,而高铁的票价却一直很亲民。据笔者了解,自1995年10月1日起,票价制订方式是遵循由公里数乘以一个固定的基准价来计算,而基准票价率一直执行至今,20年来并没有发生改变,而如今物价上涨、生活经济水平提高,铁路运营的成本也在上涨,如果一直依靠国家的高补贴维持低票价,明显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笔者认为,铁总自行定价高铁票,是市场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铁路改革之后市场化得必然结果。从“一带一路”、“高铁外交”等大方向来看,高铁票自主定价,将进一步促使铁路部门优化配置、挖潜提效、完善机制。这对其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搏击市场将起到积极示范作用。同时高铁自主定价有助于旅客错峰出行和不同线路出行,像淡季和较冷线路降价,这就刺激淡季和较冷线路消费,避免运输资源浪费。如此一来,既能让消费者得到实惠便利,又能提高铁路客运效率和效益,实现双赢。

当然,高铁票自主定价也并非是铁路部门随意开口,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铁路局等监管部门一定会对铁路市场有相应的指导和建议,也相信铁路部门会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前提下进行合理定价,在这里笔者也期待,无论铁总最后制定了什么样的价格区间,票价与人们乘坐高铁时的价值体验是对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