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无声息的春运即将结束,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及上学的学生们都已经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春运期间人群涌涌车站也将逐渐步入正常状态。每当谈起春运你会想起什么呢?或许更多的人都将会是“一半欢喜,一半忧愁”吧!
春运从早至今给人的印象就是“人多、时间长、难回家”的感觉,对于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讲,很多贫穷地区的人们为了赚钱,远离家乡,奔赴沿海岸地区务工,这也就面临着大量农村人口流向沿海地区。每逢春节,则是这些辛勤的人们头痛不已的时候。一旦需要回家与亲人团圆,就意味着通宵达旦的守候在售票厅里,才能购买到几张票,甚至还需要花费大价钱,去向那些黄牛党们购票。就算买到票时也总是会担心挤不进火车,坐上火车又担心人太多,动弹不得。当然头痛的也不仅仅是坐火车的人们,还有铁路部门及千千万万的服务人员,因为他们总是在别人在家团圆的时候上班,还总要拼命的喊着往那边走,往这边出站,甚至做着事却还要被旅客无情的痛骂,许多的辛酸都只能自己忍受着。
相比过去,现在的春运也是别一番感觉,通过几十年的国民教育,我们的国民素质水平也正在逐步的提高,现在乘坐火车的旅客更多的是愿意去排队等候上车,很少出现以往一拥而上的情景了,人们在车上的秩序也好了,垃圾不乱扔,也不随地乱吐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往的摩托大军有的已经加入了汽车大军,有的甚至直接加入了高铁大军的范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铁及高速公路的开通,人们选择回家的行程方式也越来越多,不论是回家的时间,还是回家的空间以及乘车时的服务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时变景迁,全国各地的经济都得到快速发展,处处显示商机,更多的人都愿意在自己的家乡进行创业,这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将会待在自己的家乡,这样一来春运的人口流动性也就会大大的减少,在随着各类交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铁的蓬勃发展,也将会大大减轻春运的运力问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春运也会走向常态化,不在“一票难求”、不在“处处拥挤”。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