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自行定价的消息热爆了各类媒体,从这两天舆论分析,基本上形成了两大阵营。代表旅客的一方认为自主定价无依据是垄断,自主定价动了旅客的奶酪;代表铁路的一方则认为,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定价更趋科学合理,能够充分调配运能,减少资源浪费。

双方争论虽各执一词,应该说都具有充分的理由,双方的观点都没有错。笔者认为,双方只有换位思考,方可走出这场争论不休的困局。

站在广大旅客的角度看,当然不希望高铁票价上涨,也不希望汽车票、飞机票上涨,更不希望电费、水费、燃气费等等各类生活费用的上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很清楚,挣钱不易,花钱却十分简单。只要是想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都希望口袋中尽量捂住几个铜板,有点节余。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主要原因并不出在铁路票价自行定价的问题上,而是出在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上。当前即便有钱了,我们也不敢大手大脚地花,必须还得留下一些铜子养老。如果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跟上了,老有所养,谁又在乎铁路自主定价呢?可这次发改委都说了从今年起放开高铁动车组票价,那为何一些网民就不同意了呢?这确实不是“中国好声音”。因为铁路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始终是铁老大,即便现在是企业也是国企或央企,代表的是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与实力。你铁路自己说是企业,但人民群众心中不这么认同,总认为你“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铁路自主定价必然就是涨价。涨价了,老百姓的过路费就必然多付给了。这就是老百姓的观念,老百姓的认识。

站在铁路的角度看,铁路每走好一步还真的十分不容易。铁路原为铁道部,代表的确实是国家和政府。人民铁路人民建,建好铁路为人民,铁路为人民群众的安全温馨出行一直付出了太多太多,但却整天到晚被一些所谓的意见领袖们呼吁着要革命,说什么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死水一潭,好像呼吁者能够洞见未来百年似的。好了,铁道部终于于2013年3月14日被撤销了,铁路政企分开,铁路总公司如同婴儿诞生。然而,铁路总公司一诞生就担负着此前铁道部万亿元以上的累累负债。可是我们旅客们呀,这笔巨债能指望一个初生的婴儿还上吗?这时,再也没有高人给指点迷津了。反正是铁路融资不行、铁路货运上涨也不行、客运票价自主定价也不行,总之是只要铁路一有动作就必然会遭遇反对,就是一个不行。那还要铁路继续生存下去吗?更何况铁路的负债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大。若再不给铁路自主定价的机会,铁路可能就真的要喘不过气了!当然,在一些居心叵测的或被外界利用的人眼中,还真的巴不得中国铁路走向灭亡呢。可实事证明,中国铁路每走出的一步,都让世人惊骇,都证明铁路是勇敢的、健康的,向上的。中国铁路走向世界,成为了中华民族最引以为豪的产业。只有高铁才最为直观地体现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健康发展。难道我们还要再羁绊铁路前进的步伐吗?

该换位思考了!铁路自主定价绝不等于票价必涨,就像是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一样。计划生育不等于杜绝生育,而是人口调节的手段。铁路自主定价后,有一个时期的涨价,就肯定会有一个时期的降价,只有如此才会对人口的流动起到很好的配置作用,只有如此才必然会最大程度发挥铁路的效能。甚或因为铁路的自主定价,而改变人们的通常出行观念和出行时间,若干年后,说不定就会改变当前春运模式。燃油提价了,水电涨价了,各种生活生产的成本都在上涨,而火车运行需要能源,成本在增加,难道票价就不能上涨吗?又如,烟草提价了,该抽烟的人还得需要抽烟。票价肯定是要涨的,至于涨幅的多少,确实不要像其他行业那样过狠过猛即可。只有换位思考,都给对方一次理解的机会和行动,我们心灵才会和谐,矛盾才会断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