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去了,春运还在继续,返程的学生流、务工流、上班族越来越多,这条路还是很长,经历严寒、阳光又是冰冷,等待、团圆又是离开,辛酸、幸福又是忧愁,春运来来回回的路不知要承载多少的酸甜苦辣。而在这条春运之路的背后还有一群默默坚守岗位的人。
最近有一个视频,《铁路人的时间去哪了儿》,在朋友圈里分享得很火,看了确实让人很感动,在寒冷的冬天里,他们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坚守在春运岗位上,确保设备正常使用、旅客安全方便温馨出行,年复一年,只能遥望家乡的思念,把思念化作坚守。
以前,笔者对于铁路不了解,是国家支持的大型国有企业,自认为他们拿着高薪,干着光鲜舒服的工作,总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后来,我对自己年轻时愚蠢又偏执的想法感到可笑与惭愧。这都源于自己上大学时坐火车所经历的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以前还没有高铁的时候,出行很不方便,特别是全国每年春运大迁徙,一票难求不用说,铁路运力远远不能满足旅客出行。而铁路职工却要面对这巨大的考验,合理安排运力资源、精心组织旅客乘车、用心检查维护设备正常使用等等,他们坚守在春运舞台,夜以继日,毫无怨言,默默付出,让每一位旅客都能赶上回家的列车。这,是一种精神。
近年来,高铁发展很快,逐渐在春运舞台上占据主角,买票越来越方便,开行列车越来越多,高铁更快更舒服更安心,但是那群在春运坚守岗位的铁路人和往年没啥两样,他们已经把这份坚守当作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种精神,代代相传。
其实,不仅铁路人,社会上的很多行业、部门在春运这个特殊的舞台上,都坚守岗位,不求回报,默默付出。就如,公路、航空、港口职工,他们跟铁路职工一样,分担这份春运大考卷,让更多的旅客放心走上回家的路。还有路上、车站的环卫工人,他们坚守岗位创造一条干净整洁的春运回家路;还有坚守岗位维护交通秩序的交警,守护祖国疆土的边防战士等等,他们年复一年,坚守岗位,热爱岗位,放弃与家人团聚,兢兢业业,默默奉献,这是一种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