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宣布,从1月1日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铁总”)自行定价。2月20日,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意味着今后高铁票价将逐步走向市场调节,不再一成不变(2月21日《山东商报》)。
此次国家发改委主动“削权”,实乃应对国营企业巨亏不降的一项改革,古语说得好:“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铁运部门无论在制度管理还是运作机制还沿用原先老一套方法,墨守成规,不敢突破,“一成不变”的票价虽然能够稳定和巩固社会公共利益,但是缺乏市场活力,时间一长,会形成“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的“吃老本”现象。据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铁路累计完成货运量同比下降11.9%,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同比下降13.7%。没有货源和客源,就必然不能带来利润,久而久之,挖的“坑”将越来越大,铁运市场定会力不从心,一蹶不振。
高铁票价定价权实施以后的成效如何我们暂且不论,单就此项政策的意义,就非同寻常。国家总理李克强强调:“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铁总获得高铁票价定价权,充分表明中央政府对推行“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它也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就是通过“简政放权”,让铁运改革的创新型、优势性充分释放,让铁运市场的活力全面迸发。
然而,“简政放权”不是单纯的放之任之,而是“放”与“管”的结合,其重点内容是“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这就要求铁运部门特别是决策高层遵循客观事实,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落实好铁运改革,把政府的信任当作自身改革奋进的动力,耕耘好“责任田”,做到责任意识和公共利益齐抓共管,经营权力和服务意识统筹协调,让责任与担当贯穿铁运改革全过程。
“开门没有回头箭,对于简政放权要一抓到底、一往无前”,李总理的话语重心长。高铁票价定价权的“下放”,是铁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担当,是铁路对民众承担起的责任。铁总唯有时刻注重以为民务实的精神和谋事创业的激情为动力,以铁运改革为目标,强化问题导向机制,尽力尽责,主动担当,敢于亮剑,闯关过滩,才能在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稳操胜券,扬帆远航,才能进一步摆脱国营企业“靠国家救助”的诟病和偏见,才能在推进市场化开放化经营中积极作为,大力促进铁运市场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