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从今年1月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铁路总公司自行定价。据悉,目前还没有针对线路价格调整的具体计划,最终将由铁路总公司统一安排。(2016年02月21日 新华网)

近日,一则铁总获高铁票价定价权的消息在国内可谓炸开了锅,其效果真乃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坊间议论纷纷,其矛头直指热门线路高铁票价可能由于铁路部门垄断的原因而上涨的猜测,虽然这种种分析猜测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即便有些线路因热门而上调,也不必引起过度紧张,我们没必要因为和尚庙里来了个尼姑就看不到佛祖一样,眼睛只盯着部分涨价线路,事实上中国的高铁运营线路将近1.8万公里,几乎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数的三分之二还多,要让这么多线路做到全线涨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况且就像某些专家所说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可能涨价,但考虑到沿海经济相对内地普遍要高上至少一两个档次来说,这也是合理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就像没有人会觉得上海的房价应该和新疆甘肃一个档次一样,高铁票同样也该如此。毕竟在某些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低的地区,高铁的上座率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这样为了提高上座率,增加票房收入的话,打折降价是必然发生的结果,这对于实现铁路作为国有企业承担起应尽的社会义务和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的责任是有利的,对于社会的公平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当然,这也不是说,高铁就一定会涨价,而且铁路部门可以随意的涨价,毕竟就像冯小刚的新作《老炮儿》里所说的,凡是都得有个规矩。票价可涨,但得有上限。这个可以以机票的价格浮动机制作为参考,我相信或许不久的将来,1元高铁票也未必不会出现,由市场来定价,由相关部门来监督,最终实现推进高铁便利出行,服务优质的目标。自然,在这里铁路部门还得趁这段交接的间隙期对大数据多调研,多分析,切不可为了涨价而涨价,为了浮动而浮动才行。

说到底,公众没必要因此而进行不必要的担忧,毕竟现在的交通工具多样化,可供选择的空间还是很大的,高铁票价不会盲目产生垄断性上涨,而铁路部门也没必要因为网民的担忧而对票价市场化改革畏手畏脚。消息出来了,改革总归是来了的,无论是民众还是铁路部门都应积极的对待,争取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