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股“霸王级寒流”从西伯利亚不期而至,正在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的。“大寒”节气刚过不久,22日——“四九”的第五天,在这个寒潮南下最为频繁的一周里,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迎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据报道,近一段时间已经达到历史最低气温,南方多个省市迎来了30年内的第一场雪,东北的小伙伴已经在室外玩起了“泼水成冰”的游戏,寒冷程度可见一斑。
24日,春运如期拉开了大幕,整个中国大陆都蠢蠢欲动,极端天气下,“安全”是亘古不变的主题,高速公路封锁,飞机停飞,轮船停驶,无疑都是出于安全考虑。相对于其他交通工具,铁路独有的安全稳定优势比较明显,很多等待团聚的旅客,也都开始考虑换乘火车回家。
寒冷天气,突增的乘客,面对剧大的压力,铁路部门迎难而上,义不容辞的扛起了春运重任,最大限度地缓解春运交通压力。早在14年春运期间,铁路总公司就提出了“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春运目标,就是要让选择铁路出行的旅客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车、机、工、电、辆的综合安全网提前一个多月前就已经拉开。火车检修单位最先行动,大到客车制动系统、车下走行部、车上电气设备,小到门锁、水嘴、螺丝无一不进行细致的整修;线路养护职工克服大雪天气,连续户外工作数个小时,不间断的铲除股道上的积雪,敲打冰块,防止道岔冻结,确保线路设备的运转正常;客运部门实行“微笑服务”,候车室备有免费的饮用水、设立母婴室,减少乘客购票排队、进站安检的等候时间等等一系列措施,就是为给乘客提供一个安全、方便、温馨的环境。
西伯利亚寒流适时来袭,为大迁徙奏响了浑厚的乐章,铁路部门不遗余力的完成每一趟运输工作,不管是降速还是限行,都是对乘客生命负责的体现。虽然在现有的陆地交通运输工具中,铁路的安全稳定性能一直位居前列,但是,在恶劣的天气下,保持适度的警醒远胜于无知的狂欢,铁路部门承担了更多的责任,铁路职工也付出了更艰辛的劳动,这全都是从乘客利益出发,一切体现了为乘客“安全出行、温馨出行、方便出行”的春运服务宗旨。春运已至,铁路部门毅然担起“老大哥”的角色,向全社会传递着“三个出行”正能量。(淇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